「飛行畏懼症」有辦法克服嗎?

文/林萃芬

人氣 181

每次看到空中及地上重大交通事故的新聞,素珍就會感到渾身不舒服,而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素珍甚至會因為不敢坐飛機而抗拒去出差。

當主管淑華深入了解素珍害怕的原因時,一提到出差跟搭飛機的事情,素珍居然就出現呼吸急促、胸口發悶、全身發抖冒冷汗、肚子不舒服的症狀,當場把主管淑華嚇到不知所措,不僅立刻停止談話,之後更不敢再跟素珍提到出差一事。

事後主管淑華去跟心理專業人員求救,從來不知道「害怕」會引起這麼嚴重的生理反應,該如何協助素珍克服恐懼心理,讓素珍不會害怕搭飛機,或是乘坐大眾交通工具,順利出差完成任務?

遇到有「飛行畏懼症」的員工該如何處理?(AFP)

一對一心理教練 克服「飛行畏懼症」

從素珍因為害怕搭飛機而引發的生理症狀看來,素珍可能有俗稱的「飛行畏懼症」,這是「特定對象畏懼症」中的一種,譬如說:有些人會怕坐飛機,有些人怕站在高處,有些人會極度恐懼某種動物,有些人會懼怕打針,有些人看到血就會受不了;但不管畏懼的對象、情境是什麼,他們都會出現過度或是不符合常理的持續害怕。

由於每個人的「畏懼」程度不同,有些人一想到害怕的情境,就會出現強烈的焦慮與痛苦。在這種狀況下,用安慰或說服的方法,並無法降低他們的恐懼,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越是強迫他們面對恐懼的事物,反倒會讓他們的焦慮漫延,更想要逃開令他們畏懼的情境。

就像素珍一樣,當主管淑華跟她提到出差跟搭飛機的事情,就出現呼吸急促、胸口發悶、全身發抖冒冷汗、肚子不舒服的症狀。

「飛行畏懼症」的成因,除了自己曾有過創傷經驗,再也不敢搭飛機之外,也有人是因為親朋好友發生過重大飛安事故而引起恐懼,亦有人是不斷接收新聞媒體傳播的災難畫面,導致陷入焦慮與痛苦的情緒中,也有人是非常恐懼墜落或搖晃的感覺;還有些人是因為「分離的焦慮」,害怕搭飛機會再也見不到心愛的人,寧可舟車勞頓也不願冒任何風險。

「飛行畏懼症」嚴重時會影響工作和生活,最常見的就是無法出差跟旅行,這個時候就需要接受專業的治療,光是叫他們「放鬆一點」或「不要緊張」是沒有用的。

如果恐懼的來源是接收太多新聞媒體傳播的災難畫面,那素珍的第一步就是先遠離媒體,關掉電視、少看新聞,接下來再尋求專業的協助。

目前研究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有系統地降低緊張與恐懼,一方面教導素珍「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另一方面協助素珍將「畏懼」分不同層級,從較不害怕的情境排到最害怕的狀況,譬如從一到十,一是最不害怕的情境,十是最害怕的情境,目前素珍是在哪一個狀態,如果要稍微減少一點恐懼,可以做些什麼。克服恐懼之後,再協助素珍看到自己的進步,如此一步一步慢慢克服畏懼心理。

 <本文摘自 《鍛鍊心理肌力》,時報出版社提供>

從事服務業 如何安撫自己的情緒?
找到對話平台 別讓衝突影響工作情緒
「心情」不好,還是「情緒」不好?

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
張林:因為恐懼
「面對當前的困難挑戰 神韻讓人忘卻恐懼」
規劃退休:延遲退休或階段性退休的好處
退休後如何維持穩定的開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