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網民對中共評李文亮為「烈士」的反應

——「寧肯你活著,而不願你被掛在牆上」!

人氣 1126

【大紀元2020年04月04日訊】4月2日,是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第55天。中共將包括他在內的湖北14名中共肺炎(俗稱武漢肺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一線犧牲人員評定為「首批烈士」。

「寧肯你活著,而不願你被掛在牆上」!對於中共給李文亮戴上烈士的桂冠,許多網民並不買帳。他們紛紛到已成為「網路哭牆」的李文亮微博上留言,表達自己的心聲:

@Qingshanlushui1976:吹哨人變成烈士了,這在當今社會是何等的悲哀。

@臭粑粑怪:李醫生,來給您說一聲,今天他們把您和另外一些犧牲的人認定為烈士了,我幫您看了看他們幫您寫的事蹟,仍然絕口不提您是最先說真話的那幾個人,我有點為您委屈,不過您也別傷心,我們大夥兒心裡都記著呢。您現在應該回家安息了吧,希望您看著我們從疫情走出來的這個春天,這個春天沒有您不會來得這麼早

@澄海風源:不希望你是烈士,希望你是個工作之餘吃喝玩樂帶孩子的八零後,就像我的那些晚輩那樣……

@一船明月兒:烈士有你,我多麼希望烈士沒你,想你還在這裡! 烈士有你,我多麼希望訓誡沒你,而你已在那裡!

@羽0310:雖然他們追封您為烈士了,但是您心裡根本不在乎!因為是誰害死您,大家心裡都清楚。

@此用戶名到底怎麼起:前幾天一個阿姨說,我們不要英雄,只要你們平安歸來。現在我想說,我們不要烈士,只要你平安回來。再過幾天就兩個月了,時間真快。下次去武漢,一定給您買一束鮮花,放您原來工作的樓下。不管怎樣,您始終是民間的吹哨人,是您讓一些人開始提高警惕,開始有意識防範。願您親人健康平安。

@熬夜發呆業務愛好者:看新聞您被評為烈士了,其實我根本就不想知道有您這麼個人,也不想天天來和您嘮嗑,可以的話,您圈地自萌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上班,加班,一邊吐槽生活,一邊熱愛生活。刷微博,追喜歡的iPhone,看國民熱劇,吃愛吃的德克士,肯德基,陪孩子長大,跟夫人白頭到老。

@劉北席yu:在我心裡,你一直不是烈士,你也不想當烈士,我也不想身邊任何一個人成為烈士。你是大家的樹洞呀,一個像你像我像他一樣的普通人,謝謝你呀,天天聽我嗶嗶,晚安啦亮哥

@那只是曾經198101:烈士?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

@然09602:李醫生:你們都白死了,沒有改變,今天還在為一個留學生說了幾句話而不依不饒。他們看不見那些不在的孩子、父母、老人…..我不知道為何會這樣?這個社會怎麼了?這些人怎麼了?從不正視問題,從不道歉,從不改正,只會變本加厲的吃人。我愛祖國,這樣子的國我恨氣憤痛心。什麼時候可以自由說話

@相信33有超能力:請不要息事寧人,一個烈士稱號什麼都換不回來!

@emilyqu:李醫生,烈士換不回來你父母的兒子,你妻子的丈夫,你孩子們的爸爸呀。

@哈佛大舅:我們需要你,真正為百姓服務的好醫生!回來吧!不球要那些虛幻的東西,歸來吧!

@Mrs___________:再多的榮譽都不如 你能好好的活著

@conan-新一:你別評為了烈士!呵呵 諷刺吧?從拘留訓誡到成為烈士!你沒想道吧!但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你想要的。這個操蛋的社會.

@於庸散客司:評了烈士和先進個人,並不能代替之前對你訓誡的錯誤,更不可能讓我原諒央視和各電視台發布對你們訓誡的新聞。忽略你們醫生的身分稱「市民」,引導我們相信「安全」,最後全世界用生命買單,這道坎無論如何他們邁不過去。

@海底也是否蔚藍:你被評為烈士了,但是害死你的病毒還在全球肆虐,羞辱你的權力還在廟堂上唱讚歌。

@自是年幼韶華傾負:李醫生,行政官僚企圖用一種濫情式的榮譽來掩飾自己決策的過失。我覺得這是一種恥辱。

@陳裕咸之子陳維樹:李文亮醫生,李文亮烈士! 時間和眼淚不能掩蓋追責。從當初造謠被「訓誡」,到如今的追授為「烈士」,極大反差!誰願意做烈士?只想做個好好活著的普通人!

@yaoraoyue:李醫生,可能沒有人會願意過了一個年,身邊的那個活生生的人就成了一個骨灰盒哪怕是一個烈士的骨灰盒吧。4月4日舉國哀悼日,直接觸碰傷痛的人會是幾倍於逝去的人的,間接傷痛的人輻射更廣,本不必死去的人的離去,本不必損失的財產損失,都源於掩蓋、謊言和主次不分,真得很氣憤和悲慟。

@失焦之憶:你當烈士啦!你在天堂會接受嗎?你會覺得可笑嗎?你是第一位被打擊訓誡又被豎起來的烈士。

在我看來,給李文亮戴上烈士的桂冠,不過是中共平息民眾的怒火,試圖逃避追責的一種公關手段。但實際上並沒有平息民眾的怒火,也不可能平息民眾的怒火,想要逃避追責那就更不可能了。這些留言就是最好的證明。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李文亮調查結果出爐難平民憤 當局狂刪帖
李文亮事件 中共甩鍋到派出所 避4關鍵問題
袁斌:如果李文亮還活著 中共會調查其冤案嗎
李茂君:李文亮事件調查的塵埃落定與蓋棺定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