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言真語】何良懋:社交媒體與現代科技壟斷危險

人氣 290

【大紀元2021年0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慧真、梁珍香港報導)美國極左勢力在本次總統選舉中的造假和不擇手段成功顛覆了民主制度,其中大科技公司和社交媒體的核心作用成了一個焦點。

比如,多個搖擺州及Dominion投票系統篡改得票,使拜登迅速「由敗轉勝」,一眾左媒用同一標題「確認拜登當選」;挺拜登的Facebook、Twitter從紅標、禁言到徹底關閉總統帳號,Apple、Amazon掐住登川普言論的Parler,YouTube禁談大選舞弊;黑手打開國會通道造成槍殺事件,川普呼籲和平的短片被刪除,煽動暴亂的誣名橫行等等。

「箝制言論」這種典型共產黨做法如今大搖大擺進入了美國,針對的還包括當任總統。科技巨頭們的一致霸權行動和表現出的唯我獨尊、目中無人,令不少人憂心,遭到一些國家政要批評。各界就社交媒體應該怎樣規範言論掀起了辯論,網民中出現了棄用Facebook、Twitter,另求不作惡社交平台的「移民潮」。

更有人反思,這種科技公司寡頭主導大眾的現代生活方式,是不是我們想要的,能否良性運作?當它們在不斷發展中變質並且掩蓋真相的時候,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加拿大前卑詩版《星島日報》總編何良懋接受《珍言真語》節目連線採訪時表示,現在社交媒體演變到比一般傳媒更惡,特別是對川普總統的處理方法,有極嚴重的越權嫌疑,沒有人授權這些私人企業審核和封殺總統一個公權力的代表講話。而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使人們高度依賴網上的東西,成了科技的奴隸。這次大選中所謂求證網站是民主黨人搞的,結果無論怎麼求證都是說川普不對,因此大家需要多元求證。

社媒封殺總統遭批 Facebook解封難救回

川普個人帳號在Twitter有近9,000萬粉絲,推特封永久關閉後股價暴跌,但仍聲稱要加大審查。Facebook後來則是靜悄悄地恢復了川普包括Instagram在內的賬號,他相信是因為「輿論壓力」——國際對於這些社交媒體封殺一個總統,有頗負面的評價。

「德國快缷任的總理黙克爾夫人,都是批評過Twitter之類的做法很有問題。現在Facebook,我相信它們不單只聽到一些,就是惡評如潮,也受到很多市場的壓力。所以覺得他們對於美國這種的政要的封殺,是收到一些反效果,他們並不期望會有那麼嚴重的反效果。」

川普官方推特帳號已經在20號轉交給拜登,他個人近9,000萬粉絲的帳號不會自動轉給拜登,如果推特不反悔便永久消失。

他認為,Twitter肯定計算到了,如果個人帳號也轉給拜登,關注用戶會大逃亡,很難看,「9,000萬、8,000萬、7,000萬、6,000萬,一直減少的時候,不就對拜登造成了更大的公關災難?」所以推特這樣做其實是幫了拜登。

對於Facebook默默解封川普帳號,他覺得很難救回。因為同一時間又發生了WhatsApp要用戶簽同意書,2月8日後將個人資料自動轉去Facebook(Facebook是WhatsApp的母公司)。在百萬計網友集體轉去Parler、Signal等的壓力下改到5月15日,延遲3個月。

「但它没有說撤銷,這個都很像暫緩,很像林鄭月娥那時對於送中條例『暫緩』。」

社交媒體非通常傳媒 無權審查言論

就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本身而言,他強調,其實質只是一個互聯網平台,讓用戶發表內容,自身並不提供什麼東西,與通常的新聞傳媒是兩回事。

「好像現在你們《大紀元》這些的,就是真的從事新聞工作的。有記者採訪的,有編輯去把關的,也有內容的審核,也有很多新聞專業操守要遵守的。是有很多機制去查核內容,然後才會放出來,會發佈出去。」

但社交媒體的內容是來自網友免費提供,理論上除了色情和煽動暴力之類違法選項,不應該對用戶像編輯一樣進行審查。但是現在對川普的做法,已經逾越了它們「作為一個平台的權力」,而且在審查上是雙重標準甚至多重標準。

例如,一些恐怖組織和伊朗等極權國家,仍能發布很多訊息;中共外交部用惡意合成的照片侮辱澳洲軍人,也没有受到審查,到今天還可以繼續流通。

「為什麼中共外交部發表這些未經證實的照片,是可以堂而皇之來刋登,是没有後果的;美國總統發表,向國民發表講話,就要被你刪除呢?」他說,「這些是不能令世人信服,所以歐洲、澳洲的政要都群起質疑甚至抨擊社交媒體,今次『你們太過份了』。」

新興社交平台需設立自主服務器

世界首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已經站出來鼓勵民眾拋棄Facebook和Twitter,改用加密通訊軟件Signal,其下載量一夜暴增一百多萬。而社交媒體,受川粉歡迎的Parler的CEO收到了死亡威脅,被迫躲了起來,今後能否抵擋住壓力有待觀察。

何良懋強調,消費者目前的選擇其實很被動,Parler之類平台都有缺陷,一是它的服務器要放在如亞馬遜(Amazon)等其他公司的設施上;二是它要經過蘋果、谷歌等才可以供大家下載App。

「要生存,它們最好就是,第一就要創立設立自己的Server(服務器),自己的雲端,自己自主的空間才行。」他說,「如果你要靠租借別人的地方,就是要租倉呢,就很危險的。就等於很多報紙,你要印報紙的,所以最好自己有一間印刷廠,就不要交給別人印刷。」

他補充說,另一個社交媒體GAB在這一點比較好,它有自己的Server,不需要外靠別人。

期待衛星手機與新媒體革命

他大膽猜測,如果馬斯克開發手機、做新興媒體,用星鏈技術在軌道發信號,避開地球上的Wi-Fi,那將是個好消息。

「這是一個奇才,怪誕,這個人什麼都做的。電動汽車也做了,星鏈技術, Space X,總之就是做的東西呢是超乎我們想像。」

據說它是對付極權國家的終極利器,「不過他又跟中國大陸合作,我都不知道怎麼對付。」

他分析說,星鏈技術等於之前「星球大戰民用版」,那時是在外太空下飛彈,現在是在外太空下信號,已經超越了地球表面5G的方式。

「如果他真的肯開發這些手機,肯搞這些大社交媒體,應該那個思維可以突破現在的社交媒體的傳統。」他估計,在21世紀下半葉,會發生社交媒體的新革命。甚至在馬斯克的眼中,將來的技術可以壓縮到根本不需要雲端儲存了。

「我相信,這個奇才可以想得到的,我覺得他是打破了現在美國矽谷的科網巨頭的壟斷。」

壟斷科技公司含潛在危險

他直言,現在幾個科技壟斷公司聯合,就可以形成一股準政府力量,能夠左右一個國家政府。但是它又不是政府的形式,不用對選民負責,而且是沒有任期的。

他以Facebook為例說, 「又有Instagram,又有WhatsApp。我估計不出10年,美國或者歐洲國家要它們分拆的了,要他們拆出來。太離譜了這個公司,擁有幾個這樣的,就是那個WhatsApp也有20億用戶啊,全世界,Telegram只有5億而已。」

就像共產主義起家時騙稱為大眾服務,Facebook和Twitter都是免費的,但當它壟斷全球市場的時候,就可以反過來鉗制用戶作惡。同樣地,早期Google是拒絕中共審查的,現在也變質了。應當反思,為什麼我們養了這些連總統都能噤聲的科技巨頭出來?

依賴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將成奴隸

「這個是一個新的課題。」他說,過去我們對於互聯網寄望太高了,它能改善人類生活、能連通地球村,大家都有很多美好的想法,5G以後生活會越來越方便,殊不知它在文化層面卻控制了我們。

「既方便我們,但是同時養成了民眾高度依賴的心理。」他說,「有一天沒有了手提電話都不知道幹什麼好,沒得吹呀,沒了朋友沒了聯繫。

好像大家馬上覺得哪天沒有了手機,就好像被人關進了監獄,多可憐啊!」

事實上,無論什麼科技平台都不能依賴,因為人才是主導這一切的,而不是反過來由科技主導我們。

不僅如此,「這種技術本身原來都會變成一種怪獸的。比如說AI(人工智能),估計AI在22世紀,可能它會超越人類,AI的智商會高於人類,反過來控制人類。現在已經不是在講科幻小說了,而是有研究已經能推論到,將來的人工智能會比人類的自然智能要高。那不就是造一個怪獸出來吃掉人類自己?」

在這種科技被濫用的情況下,「出現的不是一個美麗新世界,而是出現了一個醜陋的新世界。」以前覺得手指在鍵盤上按來按去很舒泰很方便,「但慢慢的,原來有人工智能在你背後控制著你,人類變成了科技的奴隸。」

不被科技駕馭 重視現實生活

現在當我們沉迷於手機,看影片和資訊的時候,其實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讀書的樂趣沒有了。電腦告訴我們的可能是假新聞,怎麼去實際求證它?如果所有東西都聽電腦的,就不知道真實的東西是什麼。

此次美國大選中,對兩候選人的分析就是很好的例證,「Fact check求證的網站都可能有背景、有傾向,也可能有些是假的求證,根本就是有心人搞一個Fact-checking的網站出來,所謂求證出來還是錯的,或者是偏差的。」

「我們就不擔心太入戲,畢竟有現實生活。我們是擔心科技太先進,人類追不上,結果反倒被它追上來,還可能去控制、駕馭、教你。所以人際關係的接觸始終是最寶貴的。」

他強調,無論科技多麼發展,我們都需要一些紙本的東西,因為生產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求證的過程,「它要通過這麼多程序才能把書印出來、報紙印出來,一定是有許多理性的機制在裡面。」

完整訪問請觀看《珍言真語》節目。

觀看直播 https://bit.ly/3bPcZ46
歡迎訂閱《珍言真語》 http://bit.ly/2SoiCeh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珍言真語】姜嘉偉:外星人和UFO探祕
【珍言真語】蔡詠梅:港「禁書天堂」全軍覆沒
【珍言真語】廚房佬:青關會人就是政棍和間諜
【珍言真語】呂智恆:抗爭中共 承擔必經之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