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共不改變意識形態 中美關係好不了

拜登上任 楊潔篪首次對美演講試探水溫

人氣 2031

【大紀元2021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中共排名最高的外交官楊潔篪週一(2月1日)晚通過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首次對拜登政府發表公開視頻講話,因演講內容全是中共官方的「假大空」發言,被美國頂級「中國通」專家集體批評。

楊潔篪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祕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於週一晚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發表視頻演講說,期盼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可預期、建設性軌道。

楊還尤其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以及美國鷹派進行抨擊,稱那是戰略誤判以及零和博弈的舊思維,註定失敗。

楊的講話內容都是中共官方版的外交部發言文集,重複中共的一貫立場,如所謂的「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贏」,把不想被美施壓的統統放入「尊重內政」的範疇,同時強調對台灣、香港和新疆的政策紅線。

林培瑞:楊說的美中關係充其量是「美共關係」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告訴美國之音,楊潔篪的演講都是一些「陳詞濫調」。他說,一般的美國人,比如學者、媒體和商界人士只要了解一下中共在新疆和香港做的事,「就不會吃(共產黨的那一套)」。

他說:「共產黨的諾言不值錢。只能(讓中共用)具體行動兌換具體行動,不能(允許美國用)具體行動兌換(中共)諾言。」

林培瑞認為,楊潔篪所說的美中關係,充其量只是「美共關係」,也就是中國共產黨高層和拜登政府之間的關係,並不能代表廣泛意義上的美中關係。

自拜登就任總統以來,中共高層官員近來不斷釋放一些希望美中關係「重啟」的信號。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上週敦促華盛頓採取行動修復美中關係。

戴博:中共不改變意識形態 中美關係還會走向對抗

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也表示,楊潔篪的講話與過去幾天來中共其他官員的表態沒啥不同,都是老生常談,並沒有讓美中對話向前邁進一步。

他說,美中關係早已發生了變化,但從楊潔篪的演講來看,北京還停留在七年前的「不衝突」、「不對抗」、「新型大國關係」的思維模式;而且北京將美中關係面臨的問題和摩擦都歸咎於美方,看不出任何反思與自我批評。

戴博說,他目前對於美中關係看不到樂觀的發展。他說:「中國(中共)的指導思想,意識形態,地緣政治較量的大目標,還有國際國內行為不會變。(如果)這些因素都不改,中美關係好不到哪兒去,還是一個全球全面競爭的關係,走向對抗的關係。」

楊試探拜登政府反應 國務院回應

從楊潔篪的發言來看,貌似其觀眾對象定位是中國國內的民眾,而非外國民眾。以楊擔任前中共駐美大使以及主政中美外交關係多年,他對美國社會與政界的了解和交往程度頗深,外界認為,他釋放這番講話旨在試探拜登政府的反應。

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Ned Pric)週二(2日)對楊的發言回應說,有些問題包括氣候變化,「在這些問題上與中國進行有限的合作是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的」。

他說,美國與聯盟和夥伴的關係是「在任何領域挑戰中的威力倍增器,這包括在我們與北京的關係中」。

「所以,作為第一步,我們要確保我們與這些盟友、與這些合作夥伴步調一致,然後……你可以預期,(我們)將在幾個領域與中國進行接觸。」普萊斯說。

在楊潔篪週一發表演講的幾個小時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國電視台MSNBC獨家專訪時說,中國對美國構成重大挑戰,但他表示,美中關係是複雜的,既有敵對和競爭,也有可以合作的方面。

他批評中國(中共)政府在新疆和香港的做法,並指責北京在新冠疫情方面缺乏透明和坦誠。但在被問及是否要讓中共為疫情付出代價的問題時,布林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要對疫情有全面的了解,確定責任,並防範再次發生。

拜登政府表示將以「戰略耐心」尋求與北京打交道的「新方法」,正在對相關對華政策進行跨部門評估,並與盟友和夥伴協商。

雖然拜登政府尚未明確對華政策,但是新政府貌似在維持川普(特朗普)政府時期的一些對華立場,包括認同中共在新疆對維吾爾人犯下了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強調對台灣的承諾堅如磐石,並會為維護台灣海峽及整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楊潔篪對美講話多次斷線 被諷該換翻牆軟件
楊潔篪喊話籲雙方儘快接觸 美國務院回應
危害兒童心理健康 美醫務總監:社媒應添警語
美前國安顧問公開撰文 為川普出謀獻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