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大陸通脹正烈

人氣 5569

【大紀元2021年04月20日訊】因瘟疫影響,中共投入市場巨額資金以刺激經濟,資金流入市場帶動物價上漲並造成通脹,大陸財經評論員「蠻族勇士」日前撰文對此進行了分析說明。

以下是「蠻族勇士」《通脹正烈》一文(略有刪減)。

2020年之前,要說大通脹即將到來,我國根本就沒人信。畢竟在中國統計局的威嚴之下,消費物價指數的增幅每年都被精準的控制在了3%以下,看起來就是一片風調雨順物產豐富物價平穩的盛世景象。然而2020年這一年過去,物價漲幅實在是高到統計局都沒法應對了,今年以來更是漲聲一片,於是連國家金融委這種最高決策機構,都開始提出要警惕「輸入型通脹」。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數據大咖,我當然很有必要認真梳理一下真實的通脹率。

在這裡,我選擇了十種代表性商品的價格,作為基礎物價,計算這十種商品價格的算術平均漲幅,以此作為通脹係數。這十種商品是:螺紋鋼、電解銅、硫酸、平板玻璃、汽油、稻米、大豆、棉花、生豬複合肥。這十種商品代表從基礎製造業、房地產配套、日常消費和農業的全經濟領域,並且在各自的領域都具有很高的地位,所以我沒有分別給予權重值,而是直接計算算術平均漲幅。下面是這十種代表性商品從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的價格情況及平均漲幅。

原文圖表。

2014和2015年,我國經濟出現了寒冬現象,從地產到實業,全都出現清晰的下滑趨勢。在金融領域,則是一會兒錢荒一會兒股災。表現在商品價格領域,就是十種商品價格平均漲幅(也就是通脹率)連續兩年為負值,2014年為-3.1%,2015年更是-9.9%

2016年之後我國啟動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傳說中的漲價去庫存,實際上就是銀行開始了大寬鬆政策,這當然就帶來了2016和2017年的物價大漲,通脹率分別達到了17.6%9.0%

老實說,雖然統計局的消費物價漲幅從來都是3%以下,但是決策層對真實的通脹率,還是心知肚明的。一般來說,5%的物價漲幅就是通脹,10%就是惡性通脹。2016和17年的這種物價漲幅,已經惡性得不能再惡性了。於是2018年以後,在金融領域就啟動了一系列的收縮措施。央行開始主動進行縮表操作,銀保監會則大張旗鼓的清理各種不規範的信託和理財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2018年的真實通脹率下降為-1.7%,2019年在貿易戰正酣的背景下,也維持在了7.6%

然而任何人都沒想到的是,2020年,突然之間,新冠恐慌就蔓延全球。全球經濟被關掉了發動機,就靠歐美國央行發錢來維持經濟運轉。這種搞法就是胡扯淡,一定會帶來猛烈的通脹。果不其然,2020年的真實通脹率高達25.9%,對這種數據我實在是無法評價,只能說是造化弄人了。

再到2021年,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先發了兩萬億美元,又計劃發3萬億美元。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全球經濟想不繼續通脹都不可能。

表現在數據上,就是今年一季度,我國的真實通脹率,又達到了6.6%。注意,這才是第一季度啊。如果這種趨勢摁不住的話,今年又是輕輕鬆鬆破20%的節奏。而且現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早已趨向一致,基本上都是一個價,歐美與我中國的價格差異不會超過5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網文:大陸經濟投入13元至多產出1元
中共禁止進口澳洲煤銅 反致大陸經濟受重挫
拜登撒1.9萬億紓困 專家警吿通脹風險升高
大陸債券市場生變 國企或成最大違約源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