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北碑精品

质峻偏宕《张黑女碑》苏东坡寒食帖的源头

作者:郑行之
张黑女碑
北碑中的精品《张黑女碑》,对中国书史的风云人物起了巨大的影响。局部图片。(公有领域/大纪元合成)
font print 人气: 314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自古以来,中国有个地方叫南阳白水(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那真是个地灵人杰的好地方,出过汉朝的中兴之主汉光武帝。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的主角张猛龙也是白水人,本文介绍的《张黑女墓志》的主人张玄也是,此碑不知何处去,此碑拓本却是勾起了几百年的翰墨风云,对中国书史的风云人物及其书迹起了巨大的影响。

张黑女何许人也

张玄,字黑女(音同贺汝),魏晋南北朝时代北魏人,出自皇帝苗裔世家,自殷周以降,祖先中出过许多大官、将军,他本人担任北魏中书侍郎,之后改任南阳太守,为官严明清廉,南阳当地“民之悦化,若鱼之乐水”。他本期望为朝廷效力,“方欲羽翼天朝”,无奈32岁盛年便去世,空留遗憾。

《张黑女墓志》也称《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辗转到了清朝,清人为避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以字名之,称《张玄墓志》为《张黑女墓志》。(以下简称《张黑女碑》)

书法大家何绍基之宝

北碑中的精品《张黑女碑》全文。(公有领域)

《张黑女碑》从地下出土时间漫漶无可考,原石也不知何年佚失的,似乎从人间蒸发了。幸而宝物自有神灵庇护,清道光初年,书法家何绍基(字子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到此碑之旧拓的剪裱本,人称“天下孤本”。自此此碑之名方才逐渐传播开来,闻名于世。该碑乃为正书,据剪裱本来算,共有367字。

何绍基获此帖后,置之于行李书箱中,宝之异常,他在《东洲草堂文钞》〈跋张玄墓志铭拓本〉中自述:“自得此帖后,旋观海于登州,既而旋楚,次年丙戌入都,丁亥游汴复入都旋楚,戊子冬复入都,往返二万余里,是本无日不在箧中也,船窗行店寂坐欣赏所获多矣。”得此帖后数年间,何绍基旅行二万余里都不稍离此帖,船次旅店中,有空就取出欣赏阅览,得闲就临写。《张黑女碑》和何绍基缘牵一线,紧紧系在一起,影响何绍基一生的志业既深且远。

《张黑女碑》书体的特色

北碑精品《张黑女碑》局部。(公有领域)

化篆分入楷  遒厚精古

何绍基誉评《张黑女碑》:“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者。”何绍基认为《张黑女碑》将篆书、八分隶化为楷书,因而无所不妙,美妙到了极致,而且此碑得遒厚古朴之精髓凌驾他碑之上,没有任何碑体可以和它相提并论。他视此碑若珍宝,勤读、勤临、勤练,猛下功夫,并且采用悬臂回腕法临摹此碑,对本碑之艺术美与力道有深入且独到的领悟。

《张黑女碑》字体结构微呈扁平,温文遒古,却又峻宕朴茂,亦隶亦篆入楷,中锋的力道贯彻各字体内,内敛时如静水流深,停云留月;游转处似快意拍马,逐萤扑蝶。通篇典雅华贵,又饶富质拙之趣。其方圆兼施,刚柔并济的潇洒风格,被晚清书法家康有为列为北魏书法之精品,真乃实至名归。

北碑精品《张黑女碑》局部。(公有领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载:“《张黑女碑》雄强无匹,然颇带质拙,出于汉代《子游残碑》,《马鸣寺》(*北魏碑)略近之。”《张黑女碑》的源头“《子游残石》有拙厚之形,而气态浓深,笔颇而骏,殆《张黑女碑》所从出也。”

《张黑女碑》的特色根源于汉碑,形貌不带北魏碑体那种刀斫斧劈的豪气,但却带有破釜沉舟之威势。加上笔意圆润,复以行书之意微含动势,不拘一格,上承汉碑气态,下含南帖气机,无庸置疑的,为书体开启灵活的范式。

北碑精品《张黑女碑》局部。(公有领域)

悬臂临摹  笔笔中锋 汗浃衣襦

何绍基摹写《张黑女碑》时“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东洲草堂文钞》)好一个“汗浃衣襦”,连外面的棉袄都汗湿了,道透了此碑体之力道高妙。

他自述“穷日夜之力悬臂临摹,要使腰股之力悉到指尖,务得生气”,并且“学书重骨不重姿”,握笔时“切要提起丹田工,高着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可见他悬臂的苦功夫,是透过悬臂从丹田处把全身力气运到指尖,身心神明贯注,盘曲纵送无所不达。

中锋是此碑内蕴的功夫精到所在,何绍基悬臂回腕,笔笔中锋运笔,自觉有如刻石,气自正直石自碎,最终何绍基从临摹《张黑女碑》走出了个人书法艺术独特风格,从而更在晚清书法发展史上引起激荡。

质峻偏宕之宗  东坡《寒食帖》为其苗裔

康有为广研精晓各种碑体,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当时所能得见的碑体细分品等,《张黑女碑》被列为精品之一,赞誉其精妙独到之处。

北碑精品《张黑女碑》局部。(公有领域)

康有为称“《张黑女碑》为质峻偏宕之宗”,“如骇马越涧,偏面骄嘶”,说《张黑女碑》质地高峻,体态偏宕独树一格,一如马儿面对悬崖断壁,非得要飞越时,惊骇中把心一横,把头一偏,奋力嘶鸣一跃而过。《张黑女碑》这种偏宕风格树立了宗师的地位,前未见古人,康有为评说“唐人寡学之,惟东坡独肖其体态,真其苗裔也。”“苗裔”者即后代之意,对《张黑女碑》来说,这是多高的美誉!

宋 苏东坡 黄州寒食诗 卷(第一首诗部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众所周知,苏东坡的《寒食帖》乃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光看表象,有人质疑《寒食节》这篇诗帖全篇歪歪斜斜,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一点也不美,哪称得上天下三大行书之一?殊不知中国书画讲“意”,意境、境界的高下决定了一幅作品的优劣,不光以表面形式来衡定。苏东坡在《寒食帖》中自述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在黄州三年的心路,感动了一代代后人,无论是诗的内涵,现实际遇及背后的心态,书所承载的情感表达,在在都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动,与东坡一道兴叹。

北碑精品《张黑女碑》局部。(公有领域)

《寒食帖》和《张黑女碑》两种字体一以行书一以楷书写就,虽然比对不是那么太容易,整体来看“东坡独肖其体态”,有很明显的迹象可循。例如《寒食帖》许多字形都比较扁平,呈现左低右高之极度倾向。特别是〔宀〕和相近笔划〔冖〕、〔广〕的写法,几乎成了定则,写起来就是那样自然肖似,令人印象深刻。

旁及影响

除了苏东坡和何绍基两家之外,论此碑影响所旁及,康有为有这样的说法:“作《龙门造像》者,学《李仲璇》,以活其气……旁及《张黑女》等,以博其趣”,又说“吾粤吴荷屋(荣光)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为窥其笔法,亦似得自《张黑女碑》”。

从清代何绍基与康有为两大家对《张黑女碑》之精研深究与十分推崇,加上苏东坡书这支苗裔,可见此碑艺术成就之一斑。

北碑精品《张黑女碑》局部。(公有领域)

主要参考资料: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
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钞》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