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一世界 竹编工艺成器有大用

作者:胡厚飞
竹器‧花之艺。(博思智库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我们拿取三十根辐条,连接车毂和轮圈,里面交错出的“空间”,使得车子得以往前推进,产生实际的效用,可以供人驾驶、搭乘,或是载运物品。

当我们以水和土,再捏塑成各种陶器,因为捏出了“中空”的地方,可以成为品茗的茶具、盛物的器皿、空间的摆饰、饮食的锅碗瓢盆,演绎出无上的妙用。

因此,如果车轴里面没有空间,车子怎么样都动不了;如果器皿没有捏出中空之处,什么东西也装不下……。一切“有”的便利与美好,都源自“无”的形而上追求。竹编花器,亦可作如是观。

▲无竹令人俗,有竹得大用

竹器‧花之艺。(博思智库提供)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唐‧白居易《池上竹下作》)竹子,因为中空不俗,所以显现莫大的用处。翠竹虚心,像是一名人生智者,在漫漫人生长路上踽踽独行,引领我们看见它的形象,也窥见它的内里。

竹,多年生植物,属禾本目禾本科,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通称,也是禾本科唯一具有乔木形态的类群,竹子可说是一种巨大的“草”,以匍匐于地底的根茎成片生长,不具备年轮。

说起竹的历史,既长且远,种类亦繁多,一字排开就有楠竹、水竹,紫竹、慈竹、龟甲竹、孟宗竹、桂竹、长枝竹、麻竹、刺竹、绿竹、长枝竹、小琴丝竹等等,竹的制品遍及日常生活、休闲活动、音律算数,可说无所不包,举凡竿、竽、笛、箫、笥、笈、笃、笕、笔、笺、笙、筑、筛、符、笨、筐、筋,筒、笼、签、管、算、篇、篱……,洋洋洒洒就有这么多。

竹之美,在于卓然高挺的劲节;竹之用,在于可刚可柔的韧性。

上古民歌总集的《诗经》里面,不只以翠竹赞美德行,还听得见、看得见民间已有许多竹制物品(筐、席、彤、管、箦、簋、笾),像是――“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邶风‧柏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卫风‧淇奥》

“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秦风‧权舆》

认真研索“竹迹”的历史记录,最早现踪的时间点,可追溯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简易工具。竹子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特性,被运用作为编制器皿的材料――生活中的“用”,出土的竹编遗物,有篮、篓、簸箕、竹席、谷箩等,编出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等各种花纹――工艺上的“用”,相当美丽多元。

当时更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外头糊上泥巴、黏土制成陶坯,形成竹器纹饰的印纹陶器,也是最早的陶器发明。

一路再到殷商、春秋战国到唐宋,竹子编织技法越见精巧,结合彩饰、丝绸、漆器、绘画等,有的制成小孩的玩具、食器、画盒,更有因应节庆的花灯、祭典活动上的龙身装饰,就是用竹丝扎成片……,随着时间演进,不只摸索出实用的多样性,还开创出缤纷且繁丽的工艺水平。

竹从生活用品的演化过程中,因为竹子素来被文化雅士视为谦虚、闲适、隐逸、高风亮节的内涵与象征,历代各朝诗人喜爱赋诗赞颂它――“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唐‧刘禹锡《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宋代苏东坡称竹子为“君”,说道:“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竹笋可食、可入菜,亦可做柴火、船筏、鞋帽、器物、家具、建材,甚至是衣服、书写工具等,几乎和一个人的日常起居息息相关,无怪乎大文豪在《於潜僧绿筠轩》吟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实际行动证实“竹子有大用”的真谛。

▲四艺传东洋──茶道、香道、花道、竹道

南唐李后主每到春天便将宫中的梁柱窗壁、柱拱阶砌,都插上筒花,称其为“锦洞天”,可知距今一千多年前,开始运用竹筒花器做壁挂或悬吊的装饰,为插花史开创崭新局面;而当时宋人所讲的“四雅”,即是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吴自牧仿《东京梦华录》的体例写出《梦粱录》,记载南宋当时各种的民情风俗:“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透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呈现出宋代文人的雅事与生活。

现代人亦想要那份怡然的情境――焚上一缕氤氲熏香,意境高远,随着不断飞绕的白烟,带走俗世牵挂,纾解人间烦忧。

泡上一壶沉香好茶,款待知交故友,远来是客,近悦是宾,在煎水、点茶、品茗之间,仿佛神游了一场黄粱好梦,也感悟了人生。

雅致的花器,插上一盆,富含禅意的线条,花的气味悠然,美的氛围可赏,在现代高级会所成了必备的妆点。

说到底,竹编花器仍是“四雅”间不可或缺的存在,插花时要留意可与之匹配的盛花容器,焚香、品茗、赏画时,盛放香、茶、糖、木炭与书画的器皿、画盒等,都是由竹编材料所制成,竹编工艺无疑具有画龙点睛之功。

回溯整个艺术胜景,奠基自唐宋强盛之际,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外交、文学均盛极一时,进而造就文化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

也约莫在唐宋时期,这样热闹纷呈的艺术盛景、美学盛宴,吸引无数异国使者、僧人、留学生的争相到访,包括一批批日本派遣来唐朝的官方使节们(遣隋使、遣唐使等)而逐渐东传,更是华夏文化在东洋传播达至鼎盛的关键。

正所谓“一艺一世界,一器一人生,尽在往来之间”,其中传入的不只是有形的器物,瑰丽繁华的锦袍之外,还包括“四雅”和竹编工艺的文化内蕴,于此日本僧侣雅士在禅院内煎茶品茗、佛前供花燃香,蔚然成风。

从大量吸收唐风、模仿唐物,再到美学创新,这些艺术形式与内涵,进一步在日本发扬光大,而自成――茶道、香道、花道、竹道。于是,中华文化激发了日本竹艺匠人、竹编工艺的蓬勃发展,竹器的编织史在此繁衍出亲属及学徒技艺的“花器系谱”。

至此,竹编工艺技术越加圆熟,名家辈出,留下了细腻雅致的美学杰作。

如今,当我们想要欣赏这些竹编艺术精品,不再需要飘洋过海了,现在藉由《竹器‧花之艺》这套雅艺藏品,把这些用心打磨的工艺呈现在此,带你穿越千年时空,再次领略“竹心中空,有器之用”的繁盛与美好。

(网站专文)

(本文摘自竹器‧花之艺,博思智库出版)

责任编辑:曾臻#

书摘。(博思智库提供)

推荐文章

●超脱尘根的竹器花之艺 岁月打磨绕指技艺

●“会发光”的花卉画:扬‧范‧海瑟姆的写实主义

●如何让兰花重新开花? 园艺达人教你秘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John Boyd Textiles, 马毛编织
    马毛是独一无二的布料。不仅耐用度超过百年以上,而且也“通过所有的防火测试、火柴和香烟测试”“它也通过了所有声学测试,所以它其实也有用在许多现代设备像是音响室和电影院里。”由于这些独家特性,才让马毛成为历久不衰的多功能布料,就像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董家具一样。
  • 自古罗马以来,美丽的彩绘玻璃窗就一直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礼拜堂彩绘玻璃的出现,这种艺术形式在中世纪达到了颠峰,神圣明亮的故事激励着信徒。在之后的几个世纪,彩绘玻璃成了私人住宅常见的装饰,之后再度复兴,最终进入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收藏中。
  • 在过去,工匠技能,如皮革加工和木工比现在更普遍。虽然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越来越淡化,但一个年轻人正在帮助它们保持活力,他勤奋地学习传统,热情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