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世紀至近代藝術的意大利文豪但丁

但丁
意大利文豪肖像畫(左)喬凡尼·薄伽丘和但丁,由畫家安德烈·德·卡斯塔格諾(Andrea del Castagno)所繪,但丁手稿或受他啟發的書籍皆為展覽《但丁:藝術的視角》高達300件作品之一。(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烏菲茲美術館)
font print 人氣: 19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6月27日訊】(英文大紀元/陳遇編譯報導)約700年前,西元1321年九月,意大利文豪但丁·阿利吉耶里與世長辭。

但丁生前撰寫了許多詩歌和重要的理論作品,涵蓋的主題十分廣泛,包含道德哲學和政治思想。他的作品多從古代經典文學中汲取靈感,像是維吉爾(Virgil)和西塞羅(Cicero)的著作。

但丁曾擔任佛羅倫斯的六大行政官之一,位居重要政治崗位。然而,由於他反對教宗併吞托斯卡尼地區,最後導致他被永久驅離佛羅倫斯,只要一回來就會被判處死刑。

但丁在放逐期間完成的《神曲》(The Divine Comedy)已公認是他最著名的著作。非常巧合的是,近期在北意大利聖多美尼科博物館(the San Domenico Museums of Forlì)舉辦的紀念展覽《但丁:藝術的視角》(Dante: The Vision of Art),恰好就位在1302年但丁從阿雷佐(Arezzo,位於佛羅倫斯東南方約80英里處)逃往的城市——弗利(Forlì)。

這場展覽由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ies)和弗利儲蓄銀行基金會(Cassa dei Risparmi of the Forlì Foundation)共同舉辦。

展覽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高達300件世界級的博物館館藏。僅烏菲茲美術館就提供了約50件作品,包含著名的但丁肖像畫和一組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作品。

無論是規模或涵蓋範疇上,這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盛大展覽。展示了但丁對13世紀一直到20世紀藝術發展的影響,以及他如何啟發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等各個不同時期無數的藝術家。

「這是數世紀以來第一次,您能夠看到除了《神曲》之外,還有這位偉大詩人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所展現的意義,以及其留下的視覺資產。我們甚至還會聚焦在但丁筆下最著名、最重要的人物角色在各世紀的展現」,烏菲茲美術館館長艾克·施密特(Eike Schmidt)在記者會的訪談影片中說道。

現場還展示了《神曲》的初版原稿。展覽亮點還包含了多幅詮釋《神曲》三部曲中地獄、煉獄和天堂景象的繪畫作品。展覽最後以天堂篇最後小節的繪畫作結。

展覽《但丁:藝術的視角》(Dante: The Vision of Art)於意大利弗利的聖多美尼科博物館展出至7月11日,更多資訊請參閱這裡

但丁
意大利文豪肖像畫(左)喬凡尼·薄伽丘和但丁,由畫家安德烈·德·卡斯塔格諾(Andrea del Castagno)所繪,但丁手稿或受他啟發的書籍皆為展覽《但丁:藝術的視角》高達300件作品之一。(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烏菲茲美術館)
但丁
卡洛·豐塔納(Carlo Fontana)的作品《烏爾貝蒂的法里納塔》(Farinata of the Urberti),1901-1903年。大理石,72.8 x 41.3 x 36.2英寸。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羅馬。(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烏菲茲美術館)
但丁
多梅尼科·特倫塔科斯特(Domenico Trentacoste)的作品《該隱》(Cain),1902年。黃銅,43.7 x 35 x 37.4英寸。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羅馬。(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烏菲茲美術館)
但丁
克里斯多法諾·德爾·阿爾蒂西莫(Cristofano dell’Altissimo)的作品《但丁·阿利吉耶里的肖像畫》(Portrait of Dante Alighieri),約1560年。油彩、畫板,23.6 x 17.3英寸。Gioviana收藏,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
但丁
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作品《天堂素描》(A sketch of Paradise),1588-1592年。油彩、畫布,59 x 177.2英寸。Intesa Sanpaolo收藏,出借於奎利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Querini Stampalia Foundation),威尼斯,意大利。(Intesa Sanpaolo Collection)
但丁
山德羅·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聖多美尼科的祝福》(St. Dominic’s Blessing),1498-1505年。油彩、蛋彩、畫布(轉繪自畫板),17.2 x 10.2英寸。埃爾米塔日博物館,聖彼得堡,俄羅斯。(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但丁
尚·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的作品《保羅和弗朗西斯卡被喬央西托撞見》(Paolo and Francesca Surprised by Gianciotto),1819年。油彩、畫布,19.8 x 16英寸。美術博物館,昂傑,法國。(Museum of Fine Arts, Angers)
但丁
多梅尼科·佩塔里尼(Domenico Petarlini.)的作品《流放中的但丁》(Dante in Exile),約1860年。油彩、畫布,29.9 x 37.8英寸。近代美術館,彼提宮,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
但丁
胡安·莫奇(Giovanni Mochi)的作品《但丁向波蘭達引薦喬托》(Dante Alighieri Presenting Giotto to Guido Novello da Polenta),1855年。油彩、畫布,33.3 x 42.5英寸。近代美術館,彼提宮,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
但丁
安德里亞·皮耶里尼(Andrea Pierini)的作品《但丁在波蘭達的宮廷中朗讀「神曲」》(Dante Reads ‘The Divine Comedy’ at the Court of Guido Novello),1850年。油彩、畫布,55.1 x 72英寸。近代美術館,彼提宮,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
但丁
費德里科·祖卡里(Federico Zuccari)的作品《卡戎。地震與昏厥》(Charon. The Earthquake and the Swoon)描繪《神曲》地獄篇第三小節的內容,約1585-1588年。炭筆、紅色粉筆、紙,17.6 x 24.2英寸。印刷和素描部門,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
但丁
傳統上認為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劫持蓋尼米得》(The Rape of Ganymede),1533年後。炭筆、紙,7 x 9.8英寸。(Fabio Blaco/The Uffizi Galleries/烏菲茲美術館)
但丁
尼古拉·蒙蒂(Nicola Mónti)的作品《保羅和弗朗西斯卡會見》(The Meeting of Paolo and Francesca),1810年。油彩、畫布,66 x 47.6英寸。烏菲茲美術館,佛羅倫斯,意大利。((The Uffizi Galleries, Florence, Italy))
但丁
安傑利科修士(Fra Angelico)的作品《最後的審判》(Final Judgement),1425-1430年。蛋彩、畫板,41.3 x 82.7英寸。聖馬可博物館,佛羅倫斯。(St. Mark’s Museum, Florence)
但丁
喬托(Giotto)和塔德奧·加迪(Taddeo Gaddi)的作品《聖母在天使和聖人之中加冕》(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between the Angels and Saints,又名巴隆伽里多聯畫,Baroncelli Polyptych),1328年後。蛋彩、金、木板,72.4 x 126.4 x 11.4英寸。聖十字聖殿,佛羅倫斯。(The Basilica of the Holy Cross, Florence)

 

但丁
羅倫佐·洛托(Lorenzo Lotto)的作品《耶穌顯聖容》(Transfiguration),1511-1512年。油彩、畫板,119 x 83.5英寸。科洛雷多梅爾斯別墅市政博物館,雷卡納蒂,意大利。(Villa Colloredo Mels Civic Museum, Recanati)
但丁
文森佐·維拉(Vincenzo Vela)的作品《但丁》(Dante),1865年。石膏,62.8 x 19.4 x 21.4英寸。文森佐維拉博物館,利戈爾內托,瑞士。(The Vincenzo Vela Museum, Ligornetto)

原文Dante’s Heavenly Legac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