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采風】不懂「侘與寂」? 其實你不懂日本心!

作者:脩實
日本庭園表現美學的「侘與寂」之美。(容乃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09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不懂得「侘」和「寂」,就不能說已經認識了日本文化之美。「侘」和「寂」兩者可說是一體的兩面,傳達大和民族一種獨特的審美精神與心靈境界。

日本文化中,審美取向自古崇尚簡約、樸素、恬淡、靜寂。時至中世,又誕生了「侘」(Wabi)、「寂」(Sabi)等審美概念。這等美學概念,不只應用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也深植於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並傳承至今。即便當下,當人們看到簡便而質樸的茶具,或身置古樸而靜寂的庭園、寺廟時,很多人内心會頓然生起一種古樸、恬適、超然之感。這種審美體驗,該是與日本傳統思想「侘」、「寂」不無干係,或可說就是其一種折射與自然反應。

置身日本庭園會讓人内心悠然生起一種古樸、恬適、超然之感。(容乃加/大紀元)

日本美學中的「侘」與「寂」

日本美學概念與理論,源於西方文化,為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門感性的學問,一般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探究為主。近代前,東方文化中沒有明確提出過類似西方文化中的美學概念,至西學東漸,日本作家、學者森鷗外(1862~1922年)將西方美學譯為「審美學」,而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西周(1829~1897年)、中江兆民(1847~1901年)等學者則譯為「善美學」「佳趣學」等,後來統稱「美學」,延用至今。

東方所言美學,一般是指在西方美學定義、框架内探究的哲學範疇,並不包含東方文化内容。然而,自古以來,中國、日本等東方思想文化中,業已存在相關美學内容,只是未被概念化,並作為一個獨立範疇而已。誠然,由於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不同,其所反映在美學方面的内涵與外延意義自然與西方美學不甚相同。

從日本傳統文化現象中看,日本具有獨特的傳統美學思想,可稱之為日本美學,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一樣,也隱藏於浩繁的文化整體之中。那麼,日本傳統美學是以何等方式表現,又具有怎樣的特質呢?在此,僅通過「侘」、「寂」,審視一下日本美學的形與實,以期窺一斑而知全豹。

誠然,「侘」、「寂」等傳統審美思想,是日本美學思想的典型體現,充分而準確地反映了大和民族與日本文化的特點。並且,西方一般將美學視為哲學,而日本美學並非只停留在形而上學層面上的思考,更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侘」意為從粗糙、貧苦、不足中獲得心靈的充實;「寂」則指在閑適寂寥中自然感悟到的那種深邃而豐盈之美。兩個漢字的意涵與中文漢字原意既有重叠,又有不同之處,實乃借此二漢字表達大和文化、思想,展現日本美學之特有意境。

日本美學之「侘」從是粗糙、貧苦、不足中獲得心靈的充實,「寂」則指透過閑適寂寥感悟深邃而豐盈之美。圖為東京六義園和歌庭園的造景。(容乃加/大紀元)

在談到日本美學時,一般不將「侘」與「寂」分開,而是將其作為一體來論述、探究。因此,綜合來說「侘」與「寂」就是:人們嘗試從粗糙、貧苦、不足或閑適、寂寥之中,尋覓或感受心靈的充實感、尋覓美的感悟。因此,日本常將感受到的現世無常、人生多舛等也視為一種美,並非無奈之下的捨棄,而是近似於悟道的一種價值理念、人生領悟、處世哲學。

在日本最早的詩集《萬葉集》(783年)中,便有「侘」的相關記載,但大多是用於描寫戀愛中的寂寞等情感。從文獻上看,江戶時代面世的茶書《南方錄》(作者不詳,一説為茶聖千利休所著)中,首次將其作為一個美學概念提出、使用。

作為語言單詞,「侘」本來是表示令人不快、生厭之身心狀態,但中世時期,這一詞匯發生了變化,演變為一種嶄新的審美意識:從令人不快、不足中尋獲美。

這一審美意識又與禪學相結合,使其影響漸次擴大。日本室町時代以後,禪學追求事物本質的思想在武士、文人中十分盛行,在文化層面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在庭院中用砂石表現島嶼、流水等枯山水便是一例。

日本庭園建築洋溢侘寂的氛圍。(容乃加/大紀元)

室町後期,茶道、俳諧(日本詩歌文學形態之一,具有詼諧、幽默特點)等也引入這一審美意識,並獲得普遍認同,加速了普及。茶道、俳諧等,將從簡潔、淳樸中發現的清澄、恬靜等視為美。至江戶時代,詩人松尾芭蕉將其推至新的高度。其後,這種審美意識,漸次從貴族、文人、武士等上流社會向庶民百姓擴展開來。

掠影茶道「侘」之美

室町時代(1336~1573年),在貴族及武士階層中,有收集、欣賞中國豪華茶器的風習。室町中期以後,僧人、「侘茶」創始人村田珠光(1422~1502年)等人開始使用簡樸的茶具,以便使人能感受到靜寂、單純,遂開創了茶禮之新風。村田珠光在其相關文章中說:與其皓潔滿月,莫若時隱時現於雲間之彎月更美麗動人。他所要主張的是:將崇尚不足之美應用於茶道中,使茶道參與者可體悟到茶之「侘」的美妙境界。

富商、茶道家武野紹鷗(1502~1555年)將村田珠光的茶道思想進一步深化,而後來成為茶道一代宗師的千利休(1522~1591年)便拜他為師,修習茶道。在茶道中,千利休追求人之内心交流,並依照自己的審美觀創造出了諸多茶具,每每體現出前所未有的獨創性,並使茶道中「侘」之美獲得大成。

至江戶時代,「侘」之美被定位為茶道審美之根本,並要求積極踐行,其意義及内容等,也都有相關規定。「侘茶」這一形式現於江戶時代,源於千利休流派。

日本茶道,在簡潔淳樸中發覺清澄與恬靜的意境、心境。 (Pixabay)

松尾芭蕉(1644~1694年),被譽為日本俳諧詩聖,在他的作品中常吟詠「侘」之美。譬如,那首著名的「靜寂古池塘,青蛙跳水聲。」便是很好的例證。當時,俳諧吟詠追求言辭意境的奢華絢麗,而芭蕉這一首濃縮「侘」之美的俳諧,自然給俳壇帶來了莫大衝擊、啟迪。似這般,「侘」作為作者審美境界之體現,芭蕉等人積極實踐,並大力倡導,將其美學思想推廣開來。

江戶初期,既是武將又為茶道名人的小堀遠洲(1579~1647年),師從千利休與古田織部,經歷了從豐臣到德川的天下巨變。經過對各流派的篩選,他推出了使茶道與王朝文化相結合的茶道,提出了嶄新的茶道美學概念:「綺麗之寂」。其特點是:豪華之中蘊含寂靜之美。與其他流派不同之處是,茶禮雖蘊含古色幽趣,但卻又保有幾分綺麗華美。他一生中,僅在遠洲開的茶會就多達四百多次,他邀請社會各階層人士參加,從大名(擁有廣域領地的武士)、公家到町人等,人數多達兩千之多。

「侘」「寂」與禪學

侘茶表現日本文化的美學。 (Pixabay)

「侘」「寂」本為不同概念,將二者相提並論並作為日本美學概念提出、普及,歸根究底乃受禪學影響所致。因此,日本美學思想之「侘」與「寂」又帶有濃厚的禪學色彩,並將其視為獲得「悟」的必須要素。

為了便於理解「侘」「寂」之美學内涵,將其賦予了七項標準。其一為不均衡,即非對稱性、不規則性、不完整性。其二為簡約樸素。其三為枯槁,即外表枯槁而内在頑强。其四為自然,即重視自然原理,崇尚天真無邪。其五為幽玄,即朦朧而深遠的優雅。其六為脫俗,即擺脫一切執著,達到無心。其七為靜寂,為能使身心接受到一應事物,需要内外兩靜。

「綺麗之寂」即朦朧而深遠、脫俗的優雅。圖乃東京六義園幽靜的川上楓與落葉繽紛。(容乃加/大紀元)

「侘」本是貧困、不入時之意。在身處貧困卻又能看淡財富、權力、名譽之中,藏有其跨時代、超世間的珍貴價值。這或許就是「侘」美學之意義所在。

誠然,禪學自古便被認為是走極端的,而上述美之標準設定,也是見仁見智,被認為不無偏頗之嫌,實乃禪學處於末法時期的一種自然表現。然而,這些審美觀對日本美學的影響卻是至深至遠的,延續至今。

飄洋過海的「侘與寂」

作為日本美學的特有概念,「侘與寂」早已走出東瀛,步入世界。漢語大多依據漢字原意或近義翻譯,英語則按其發音譯為「Wabi-Sabi」(侘-寂)。西方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修養者,大都知曉該詞。當然,來日旅遊的外國人,也常常言及或聽到這一代表日本審美觀的「Wabi-Sabi」。

來自日本美學的侘寂風影響居家的設計風格。 (Pixabay)

日本思想家岡倉天心(1863~1913年)在其著作《The Book of Tea》(日譯本《茶の本》、1906年)中,介紹了日本茶道與禪學、道教、花道等的關係,較全面地詮釋了「Wabi-Sabi」這一東洋美學思想,在「Wabi-Sabi」文化步入世界進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鈴木大拙(1870~1966年)修禪後赴美,用英語著述的禪學書籍達二十多本,他因此也成為世界知名的佛教學者。他在著述及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講學期間,多有涉及禪學與日本美學,使歐美對日本的「Wabi-Sabi」有了較透徹、深刻的理解。

此外,通過英國陶藝家Bernard Howell Leach(1887~1979年)、美國作家Leonard Koren(1948~)等外國人的介紹,也使「Wabi-Sabi」美學漸次國際化。

人自古傾向趨利避害,今人更是喜歡豐盈、富貴、繁盛、充足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則崇尚中庸、自然之道,如恬淡、清雅、樸實等等,個中體現的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等自然法則。從高層次來看,貧窮、不足、粗糙、寂寥等並非壞事,而個中包蘊著轉向美好的趨勢。若能從中領悟人生真諦,那便是智者。日本美學中,即蘊含了這等智慧。@*#

責任編輯:古容

─點閱【東瀛采風】系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