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標會倒會四年追債未果 債主告上庭

私人集資不受保障 能否取回金錢還需視乎會頭的經濟狀況

人氣 114
標籤: ,

【大紀元2022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標會」是一種民間自發的集資活動,本質上就是入會成員之間的有息借貸,但參與者不受法律保障,一旦「倒會」,造成金錢損失也難追討。6月6日(週一),兩名入會者陳建(Jian Chen,音譯)和林東珍(Dong Zhen Lin,音譯)入稟曼哈頓民事法院,聲稱滕雲端(Yun Duan Teng,音譯)及其女兒苗某、女婿何某組織的標會,中途倒會,給他們帶來巨大損失。

原告陳建在起訴書中說,由於女兒琳達與苗某是朋友,兩人自學校讀書時就已認識,他才跟著加入標會,把平時的閒錢存到滕雲端的手裡。會頭滕雲端家住法拉盛,她的女兒女婿住布碌崙。

他說2013年7月11日,苗某勸說琳達夫婦參加她媽媽滕某組織的一個標會時說,「我們有超過10年的友誼。你怕什麼呢?除了我的保證外,我丈夫何某也是擔保人。有兩個擔保人,你就不用害怕拿不回錢了」。

陳建隨後入會。他參加的第一個標會人數為61人,第一輪的標金為1000美元,後面的會款金額為700元,最高限200元標,最低限80元標,在每個奇數月的第一天開標一次,在每個偶數月的第一天開標兩次。

大家約好在2013年10月1日啟動這個標會,會頭組織競標,每期標會,出標者在標單上書寫一個利息,由會頭當眾打開,出利息最高者得標,最後一輪將在2017年2月1日舉行,這個會的壽命是三年半。

這個會單有點像貸款中的「還款計畫」,總共三年半期限。越早去競標的人,基本上很虧,著急用錢的,利息相當高。過了中間,基本上後面都是掙錢,越後面越掙錢。因此有人將「跟會」當作一種儲蓄、賺利息錢的方法。

陳建「跟會」,他向滕某總共支付了33,540美元,有權在最後一輪獲得42,000美元,三年半下來的回報率比外面銀行存款的利息高出許多。

第一個標會結束後,滕某隻給了陳建2,000美元,要求陳建將剩餘的4萬美元當「活期票據」借款給她,她每月支付1.5%的利息,以便在後面的標會中「錢生錢」。陳建同意了。

2015年1月,陳建應邀參加滕某組織的第二個標會。這次同樣是「千元會」,有63人參加,2015年2月1日啟動標會,最後一輪將在2019年8月1日舉行,這個會的壽命是四年半。

2017年2月15日,陳建又應邀參加滕某組織的第三個「千元」標會,這個60人的會,壽命是四年半,到2020年10月15日結束。也就是說,第二個標會還在進行中,和第三個標會共存「會摞會」。一旦一人多會,債權人和債務人盤根錯節,標會風險就大增。

果然,2017年6月15日後,陳建聲稱滕某未履行會頭的義務,停止支付第三個標會的會費。2017年9月1日,第二個標會也發生「炸會」,中途停止了。

此後,陳建一直試圖「連本帶息」從滕某處追回欠款,但還款協商4年多來仍無果。他在訴狀中表示,滕某「言而無信」,「欺詐性引誘」他加入標會。要求法官判賠他21萬美元損失。

一旦倒會 官方很少介入

訴狀介紹,標會活動在其他族裔社區也流行,西非人或散居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西非人把他們的標會稱為「susu」,海地人稱為「men」,多米尼加人稱為「sociedad」,日本人稱為 「tanomoshi」,洛杉磯的韓國人稱為「kye」,幾內亞人稱為「box」。據說中國的標會「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年」,而現在美國運營的各種形式的標會「數量難以估計」。

許多家庭和商人利用標會籌款做生意,想籌集上百萬的資金有可能在幾分鐘之內就解決了,不少新移民通過這種方式創業、開店買房。但是這樣的「標會」資金鏈一旦斷裂,對參會者往往造成巨大的損失。2017年5月華社曾發生曾文蘭倒會案,捲走2,000萬美元錢款,為華社史上最大倒會案,120名受害人發起集體訴訟,迄今仍在追討損失。

近幾年紐約華人社區倒會的新聞不少,但以公權力起訴的機率不高。訴狀援引新澤西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法律沒有明文禁止標會,但他也指出,一旦發生倒會的現象,老百姓的這些錢就血本無歸了,很少有拿得回來的,因為這種非正式團體不受總檢察長辦公室的監管。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遇上「倒會」怎麼辦?
高利率的標會 你還相信嗎?
密州中餐館三人凶殺案 FBI六年後再提新線索
紐約華社最大「倒會」案 120人集體提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