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台灣具備多個優勢 中共很難攻占

人氣 3750

【大紀元2022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簡編譯報導)美國眾議長佩洛西(裴洛西)可能訪台的消息,招來中共軍方和外交部對台灣的恐嚇。分析認為,中共要想軍事攻占台灣,非常困難,且將是代價慘重的殘酷之戰。

週一(8月1日),福克斯記者Eryk Michael Smith對此進行了分析,以下是他的觀點(經過編輯)。

台灣距離中國大陸大約100英里,面積與馬里蘭州差不多,該島不僅被一條保護性的「護城河」所包圍,而且還具有多山的地理特徵,無論敵人多麼強大,都很難入侵該島。

觀察人士指出,在二戰期間的1944年,美國軍方因為成本太高,取消了入侵台灣(當時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的行動。美軍的結論是,入侵和控制台灣將需要50萬人的總攻擊力,入侵以及隨後的山區、叢林和城市戰鬥預計造成的美國傷亡人數,是令人震驚的,多達15萬人。

自1950年代以來,台灣就一直在為防止入侵做準備,因此擁有堅實的情報機構、專門為擊退中共軍隊而訓練的部隊、大量強大的現代軍事硬件,以及在每個潛在登陸區域都設有強大防禦設施。由於地勢多山,中共部隊如果登陸,將面臨從防禦陣地傾瀉而下的火力。

觀察家認為,中共不太可能通過狂轟濫炸台灣使其屈服。首先,據信北京非常希望保持台灣的基礎設施——尤其是與半導體行業相關的。

其次,雖然轟炸能起到恐嚇的作用,但是中共的領導層也意識到,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將不可避免地殺死平民。這種殺戮很容易將幾代台灣人變成死敵,那他們就更不願意接受中共所謂「回歸祖國懷抱」的哄騙。此外,台灣也有導彈——台北稱其中一些可以擊中北京。

台北Doublethink Lab的軍事和網絡事務顧問廖彦棻(Kitsch Liao)也研究了中共侵台的情況,他告訴福克斯新聞,除了地形複雜、台灣海峽的保護之外,人們常常忽略入侵者的後勤保障問題,「通常情況下,任何軍事單位都攜帶不超過三天的補給品。」廖說,「這意味著他們要麼必須得到補給,要麼從戰場上搜刮物品。」

廖指出,由於彈藥又笨重使用得又快,中共軍隊不能——除非是臨時性的——使用從台灣繳獲的彈藥,「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攜帶大量軍事裝備。」

因此他認為,登陸台灣對中共軍隊來說「代價高昂」。中共的兩棲登陸艦可能需要在台灣海峽來回往返,以便為陸上部隊提供補給,但這會使他們成為極其脆弱的打擊目標。

一些觀察家認為,由於入侵非常困難,中共可能會把這種作為最後的選擇,而不是第一選擇。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問題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說,鑒於入侵台灣會帶來可怕風險,「理性的戰略領導人會選擇另一種行動策略」。

當被問及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是否訪問台灣時,易思安告訴福克斯新聞,美國不應該被北京的威脅嚇倒,「這是至關重要的」。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台灣漢光37號演習操練「不對稱作戰」
台國防部分析中共攻台三大弱點 登陸恐不易
李強訪問期間 新西蘭紀錄片揭中共祕密滲透
八名以色列士兵在加沙喪生 以軍:正在調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