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愛爾蘭依賴對華貿易 威脅經濟安全

人氣 28

【大紀元2023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俞愛爾蘭報導)隨著美中貿易、科技戰火的延燒,歐盟也啟動了對中國電動車補貼的調查,愛爾蘭媒體與專家呼籲制定對華政策,減少對華經濟依賴,尤其擔憂電子產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會威脅國家的經濟安全。

經濟依賴中國釀苦果 7月出口額同比減半

9月14日,歐洲委員會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中國商業部隨即揚言,此舉會「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愛爾蘭的專家指出,中共一旦採取貿易報復,德國汽車業面臨的風險最大,因為其產業鏈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其實愛爾蘭的風險也不小。

《愛爾蘭時報》日前在一篇文章中分析指出,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愛爾蘭就經濟而言,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尚未躋身前十強,但是對中國的出口卻排在第五名。2022年的出口額達到130.3億歐元,僅次於德國、法國、荷蘭和意大利。

文章表明,愛爾蘭政府在過去的十年裡一直致力於增加對中國的出口,尤其是農產品,但其實農產品的比例與集成電路或微芯片相比不值一提。根據愛爾蘭中央銀行的數據,2022年,愛爾蘭銷售的半導體中,七成都賣給了中國。2022年對中國出口的產品中,集成電路占63%,而農產品占比僅有4.4%。

出口額的增加始於2015年,當年向中國出口的「電動機械、電器和其它類似產品」類別突然增加。2018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愛爾蘭這些商品的最大買家,議會預算辦公室(Parliamentary Budget Office)去年的一份報告估計,對中國的銷售額幾乎達到國民總收入的3%。

《愛爾蘭時報》分析認為,對中國出口依賴的後果現在似乎開始顯露出來。中央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裡,愛爾蘭對中國的出口下滑至54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為84億歐元。在7月當月,對中國的出口幾乎縮減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文章認為,這一趨勢或與美國為阻絕中共獲得高端芯片,祭出的一整套對華半導體銷售禁令有關。愛爾蘭中央銀行的報告中指出,這項2022年10月宣布的禁令不僅適用於總部位於美國的公司,也限制了世界各地該行業中所有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的公司。

央行表示,雖然沒有數據可以確認,但是「由於美國的跨國企業在愛爾蘭(電子機械)出口占比很高,因此禁令可能對2023年迄今為止對中國信通技術商品出口的疲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國際局勢突變 愛爾蘭開放小經濟體深受影響

《愛爾蘭時報》在一篇文章中援引墨卡託中國研究所今年7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對中國出口依賴的風險。

墨卡托中國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分析師亞歷山大·戴維(Alexander Davey)在報告中寫道,「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對中國的高出口額)可能會威脅到國家的經濟安全。」

戴維擔憂愛爾蘭「過度依賴」對華貿易,尤其是在電子集成電路方面,會令自己受到雙面夾擊。因為無論是美國對其在愛爾蘭的生產商(如英特爾)的出口禁令,還是中共對愛爾蘭製造的美國晶片的進口禁令,都會對愛爾蘭的就業以及公司稅收收入帶來重大影響。

戴維警告,諸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共武力攻打臺灣、或美中關係急轉直下都會對愛爾蘭的經濟安全帶來威脅。這些「突然政治動盪」還會影響整個歐盟經濟,從而使愛爾蘭經濟受到進一步衝擊。他表示雖然歐盟與中共打貿易戰的機率不高,但是「一旦歐盟和中國之間發生貿易戰,像愛爾蘭這樣的開放小經濟體遭受的損失是最大的。」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認為,政府應該評估是否需要在制訂對華政策方面建立跨部門的、跨行業的橫向與縱向協調機制,提高公務員對中國方面的知識和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審查對華外交政策和方法;以及採取更積極的態度推動或採取歐盟對華政策,這樣才能避免再次發生諸如中共限制愛爾蘭商人出境、或在都柏林建立海外警察站這樣的事情。

責任編輯:余平

相關新聞
愛爾蘭下令關閉都柏林的中共警僑服務站
憂中共割韭菜和清零 中國富人潤到愛爾蘭
愛爾蘭大學接受中國捐款 中共滲透引關注
中共間諜「真實」威脅愛爾蘭 專家警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