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參與衛教課程 學習早產兒生長照護技巧

標籤:

【大紀元12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家有早產兒,家長們可別偷懶!醫師表示,許多在醫院衛教課程缺席的家長,更容易尋求偏方或非正式醫療,亟欲寶寶健康長大的心,卻反而害了他們。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朱世明表示,早產兒居家照護比足月兒的專業性更高,醫院多半會依不同主題安排衛教課程,不過有部份家長卻不夠重視,嚴重影響出院後的後續照護工作。

 居家照護的例行工作,短期內很難立竿見影,但若持之以恆,長期將有助早產兒的生長,能不能堅持的關鍵,往往與家長對相關醫療知識的了解程度有關。

 朱世民表示,醫院衛教課程一定要到,像定時按摩早產兒腹部,可以大幅降低焦慮、腹脹、腸胃蠕動不良等問題。

 不過總有家長無法遵照醫師指示,反而是自行到坊間藥局去購買一些宣稱有療效的偏方、食品或藥物,然後回過頭來問醫師這些產品為什麼沒有效。

此外,拍痰的動作明明十分重要,也有家長覺得效果不彰,便半途而廢。事實上,拍痰有助呼吸道暢通,短期內,或許效果不明顯,但長期而言卻影響深遠。

 令醫師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家長們總是不願遵循在醫院學到的照護技巧,卻老相信偏方或廣告宣稱有療效的產品。

 朱世明分析,醫療商業化、速食化日益嚴重,家長們期望速效,總認為一定要打針、吃藥,才能夠改善病情或幫助生長,對於醫師指導的照護技巧,反而缺乏信心。

 這些家長通常較少參加醫院的衛教課程,平日又不夠用功,因為對早產兒認識不夠,一聽到別人推薦偏方,或是有廣告宣傳的食品,就忍不住躍躍欲試。

 朱世明強調,這些來路不明的偏方或產品,品質堪虞,也未經研究證實有療效,無形中潛在許多風險,任意使用反而可能害了小寶寶。

 朱世明認為,要避免這種情況,家長們應該好好用功,依規定參與醫院衛教課程,並主動蒐集相關資訊,遵照醫師指示照顧寶寶,早產兒才真正能夠平安長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廚娘香Q秀】五味透抽、酒釀乾燒蝦和咕嚕肉
鮮嫩多汁薄牛排 每面只需煎一分鐘
這個香草油醋醬 讓烤香腸成為夏日燒烤亮點
【梁廚美食】咖哩南瓜蝦肉丸~超級下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