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舊山線鐵路有潛力成為世界遺產活化文化資產

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

人氣 1

【大紀元3月15日訊】從台中縣后里,到苗栗縣三義的舊山線鐵路因沿線兼具人文與自然資產的條件與特色,被文建會列入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日據時代台灣西部縱貫線的修築工程由南北兩端分段施工,其中通過苗栗及台中縣境的舊山線,因必須穿過重重天險,遇山鑿洞,遇水架橋,是縱貫線最後完工的路段。

舊山線鐵道路線穿越后里台地與苗栗山丘谷地,火車行經的聚落呈現有山林間世外幽谷式村落也有台地式的花卉農耕式村落的多元樣貌。

一九三五因規模七點一級大地震造成舊山線鐵軌扭曲、隧道龜裂、內社川橋位移、舊泰安車站傾倒、同時也留下山線永遠的地標─龍騰斷橋,火車因而停駛三年,直到一九九八年因新山線的誕生而卸下任務。

宜蘭工作室負責人也是台大城鄉基金會前任執行長陳育貞以勝興車站附近的客家村落為例表示,因為客家族群的聚集引進了信仰中心伯公廟,人們的生活與文化發展圍繞著伯公廟,而距離車站二十分鐘車程的伯公坑,現今很難聯想其與舊山線的關聯,但當年伯公坑卻是舊山線未完成時貨運集散地,因為物資的聚集帶動了地方生活的改變,此外,因為舊山線沿路的特殊地形,山林中開鑿的隧道、過水橋與渠道等這點點滴滴深入聚落的過往歷史與舊山線鐵道發展密不可分在地景點,必須由在地居民帶領得以窺知。

陳育貞指出,此條鐵道不僅在建築工程上有其歷史,因鐵道興建而產生的山林物產的外運、人口匯集成聚落所帶動的人文歷程,這當中的故事也是資產的重點所在,未來要活化舊山線必須由社區認同做起,讓當地聚落的居民也認同且珍惜自己身處的環境,公部門也必須對認養舊山線的非官方組織給予補助,且以文化資產保存方式著手,將舊山線三義到后里段之鐵路用地為「基本範圍」,指定為國家級古蹟,全面評估且多管齊下,台灣舊山線成為世界遺產指日可待。(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在飛機上睡覺前喝酒 威脅心臟健康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今夏去歐洲度假?加拿大發旅行警告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