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個成功新女性?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3日訊】你感受到了嗎?伴隨著新的世紀隆隆而來的,是它嶄新的气息?經過了又一個百年的歷練,走向21世紀的新的女性,更加自信、更加寬容、更加美麗……

一、自信多多

每天早上起來,梳洗完畢,對著鏡子里那個裊裊婷婷的女人大聲朗誦:“我很好,我很好,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好!”—位心理專家說,這是開發自我潛能的手段之一!

有自信的女人,不會整天張狂霸气,高呼女權至上。超越男人的方法,不是把他們壓迫在自己的霸權之下,而是活得跟他們一樣地舒展、自信;也不是整天要向男人發出戰書,或者擺出一副“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的進攻態度。和諧、平等和互助的兩性關系,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自信,不是自大,自信是相信,也只有相信才會幸福。女人的力量猶如“百煉鋼成繞指柔”。

二、寬容,允許不同生活理念的存在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奇聞怪事出現又有什么關系?世間万象,本來也沒有對与錯的絕對概念。也許身邊的朋友通過嫁人從而衣食不愁,而你而你偏偏相信女人要靠自己一步一步穩扎穩打,鄙視她嗎?或者從此敬而遠之,斷絕這份情誼?聰明的女性不會這樣,她先問自己:她這樣做對我有影響嗎?沒有,好,每個人有自己往高處走的方法,也許殊途同歸,最終我們站到同一個至高點上。新新女子能夠包容,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也認同別人的生活方式。

三、十分柔情,十分堅韌

新新女性的性格猶如銅錢,外圓內方,在柔情似水的外表下,跳動著一顆堅強的心。她已經脫离了狂熱女性主義者的幼稚,從不擺出一副百毒不侵的女強人的面孔,以為這樣就是堅強。她深深懂得,刻意追求的強悍,与女人真正的內心世界反差太大,是毫無韌性的堅硬。因此,她用最溫柔的行為出擊,爭取最合理的待遇与最合适的位置。而且,她從不象工作狂那樣拋棄男人与愛情,她理性的去愛,不依賴愛情,卻充分享受它帶來的甜美;不控制情感,卻把它向美好的目的地引導。男人親近她,卻從不敢輕侮她。

四、完整獨立的自我

新新女性有完整獨立的人格。在經濟上,她不依靠任何人,因為她懂得堅實的經濟基礎,是維護自我尊嚴的必需。通過經濟的獨立,她享受著成就的滿足感。在精神境界,她不是某個男人的附屬品,懂得通過交友、讀書、娛樂,充實自己的內心。所以,即使沒有愛情的滋潤,仍然活得自在而遼闊。她不為不愛自己的男人流淚,也不會因為男人的承諾而用一生去等候。她,只相信自己,不用依賴也能活得很好。

五、活力四射

新新女性,把全副精神用來打理事業。她們踏實,勤奮,即使只是一份工作,她們也會用對待事業的熱忱去經營。做一個有干勁的女人,不是叫你在事業上和男人斗個你死我活,而是要你問自己:從第一份工作開始,我有沒有為自己設定一個奮斗的目標?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男人會酸溜溜地說:成功女人,一定同時面對情感上的創傷。即使如此,她們仍然會善于把挫折轉化為事業成功的動力,至少,不會一蹶不振。

她們知道,每天規規矩矩地上下班是不夠的。對事業,有點野心很好。女人,要用得體的方法為自己爭取得更多。

六、我們每天在進步

身處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不進則退。新新女性明白這點,所以她們不斷自我充實,提升自我的知識和技能。她也許沒有天生的优勢,但絕對相信后天的創造。她比男人更加努力進取,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而是比男人更有雄心。所以,男人開始有緊迫感。

七、家庭事業兩平衡

新新女性是走鋼絲的能手,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求得平衡。眼見險象環生,忽地來個漂亮翻身,又是一副悠然美態。她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角色,她流動在職業女性与賢妻良母之間,什么場次,什么角色,毫不含糊。

八、幽默是最大的智慧

陰沉,是內心的病症。臉上的笑容不僅傳遞著心里的歡愉,也是贈送給世界的一份美好禮物,因為笑容可以傳染。沒有幽默的態度,不懂得自嘲,心事永遠打著死結,擁堵于胸,一生得不到快樂。新新女性知道幽默,知道自我開解,知道原諒,知道輕松。因為,她把快樂放在自己手心,不系在別人的言行上。

九、美麗是永遠的追求

女人貪心,當然,對美一定要貪心。女人的美麗不一定天生麗質,但肯定知道如何裝扮自己。讓每一天的心情跟著衣妝一起亮麗起來。她們美麗著,不為取悅男人,不是虛榮的表現,是女人熱愛生活与維護自尊的表達。

十、酷

夠酷的女人遇事冷靜,臨危不亂。她不愿意因為女人的特殊身份而享有特權:遇到危情,嚇得臉色蒼白,痛哭流涕,往男人的肩膀下鑽,用眼淚作為捍衛自己的武器。她獨立,有頭腦,有能耐,可以用智慧,用個性魅力征服危難。更難得的是,她懂得在什么時候安慰男人,并且把男人的自尊照顧得很好,贏得他真心的喜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挺好"的女人亦挺慘
母親如何關心青春期的女儿
新加坡已有二十人感染非典型肺炎
鐵娘子吳儀成為中國大陸權力最大女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