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放多月「認售權證」券商無願發行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台灣股市最新金融商品—認售權證,自今年1月獲准發行以來,竟然沒有任何1家證券商願意發行,令不少投資人望穿秋水,頻頻向證券商反映、詢問,證券業界則無奈透露,避險券源難找、上市櫃公司普遍排斥認售權證以及主管機關偏多心態,都是顧忌因素,若想問世,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1家大型券商透露,證期會在今年1月開放券商可發行上市股票認售權證,最近又放行店頭股票可發行認購(售)權證,但業界迄今仍無人發行,最主要關鍵是避險券源難找。

券商解釋,主管機關基於風險考量,要求券商發行認售權證,得建立一定部位的避險空單,但不能跟標的股票公司大股東(董監事)借券,試想,要跟一般散戶借到數千張甚至是數萬張股票,又簽約限制股票持有人在權證發行期間不能賣股變現,談何容易?

券商表示,另一種借券管道,就是到其他券商同業開信用交易戶借券,但這種方式券源同樣不多,還得受限股東會融券強制回補,難度更高。

另一項令券商頭痛的是,上市櫃公司普遍認為認售權證是空頭商品,如果自家公司股票被券商發行認售權證,一定會引起市場偏空看法,進而打壓到自家公司股價,因此普遍排斥認售權證。

券商表示,雖然發行認售權證不須徵求標的股票公司同意,但一般說來,券商還是希望以和為貴,不希望在公司派反對下,強行發行認售權證,況且,很多公司大老闆與券商高層也是好友,更不希望因此撕破臉,這也是顧慮之一。

主管機關的偏多心態,則是券商另一項顧慮。

券商無奈地說,主管機關雖然同意讓認售權證問世,但眾所周知,主管機關心態仍然偏多,萬一官方正竭盡心力護盤,券商剛好發行認售權證,引起官方誤解要找麻煩、對作,豈不是惹來麻煩,「民不與官鬥,大家當然有所顧忌」。

在種種顧慮下,券商迄今無人願意率先發行認售權證,不少想作空的投資人雖然頻頻向券商反映、詢問,但券商也只能委婉解釋。

1家大型券商認為,借券中心可望在6月底成立,屆時,或許可以提供避險券源,解決一大問題,另外,外資等中長期投資大戶,較不會短線進出,也是可能的借股票管道。

不過,證券業還是相當看好認售權證潛力,已有大型券商積極暗中規劃,將伺機推出這項台灣股市前所未見的新金融商品,投資人不妨拭目以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用高科技假裝工作 富國銀行解僱十餘名員工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金價持續走強 黃金增產卻日益艱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