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高校畢業生面臨激烈就業競爭

標籤:

【大紀元6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隨著驪歌四起,畢業即失業,,今年是中國大陸高校擴招後第一個就業高峰年,畢業生總數達兩百一十二萬人,較去年增長百分之四十六,,而當前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卻未明顯增長,再加上SARS疫情造成的影響,今年大學生畢業生面臨最激烈的就業競爭。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擴大招生目的是為了增加受大學教育者在人口總量中的比例。今年上半年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造成一些產業沖擊,影響到今年畢業生的就業需求。

去年五月底,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當年畢業生已基本全部簽約,而今年,在擴大招生和SARS的雙重影響下,英語系一百五十名畢業生,至今只有八成簽了就業協議。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今年畢業大學生不得不降低擇業標準,一些同學對薪水的期待已從三千元人民幣降到了一千元。以前就業形勢較好,大學畢業生對中學教師的職業從來不考慮,可是今年已有十幾個同學選擇留在北京做中學老師。

另外,中國政法大學今年有畢業生兩千四百多人,目前本科生就業率只有六成多,遠低於去年。清華大學學生畢業分配指導中心主任陳基和表示,清華大學今年畢業生有五千六百人左右,比去年增加了約八百人,就業人數增加,競爭更加激烈。

到目前為止,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約八成,低於往年此時的九成。一般畢業生簽約高峰本來都在四、五月份,但受SARS影響,今年這段時間招聘工作被迫停止。另外一些本來要出國的畢業生,因SARS遭到外國學校拒簽後轉而選擇就業,也相對增加了就業人數。

據報導,中國大陸政府注意到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想盡一切辦法增加就業渠道。北京市針對今年的特殊情況,已經調整了政策,把以前畢業生戶口遷移的截止日期由七月份推遲到九月份,希望能夠給畢業生多兩個月的時間找工作。

相關新聞
企業多審慎採取工作委外 社會新鮮人就業難
台南監獄附設學校首位外籍受刑人今年畢業
淼野:孫志剛案一審宣判 結果令人大失所望
國立大學行政法人化政院保證經費不縮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