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論免疫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7月8日訊】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免疫反應是人體生理反應的重要環節,受控于神經系統包括情緒等心理活動,很多致病因素是心理活動破坏了體內各個系統的平衡所致。二戰期間,人們由于受緊張、恐懼和悲哀等心理因素影響,胃潰瘍發病率較和平時期高出數倍。十年動亂中,腫瘤也猖狂高發。這都說明了社會-環境-情緒-疾病是很多患者的致病因素。
古代“望梅止渴”說的就是心理條件反射。20世紀初,有人用一幅秋天景色的草原圖畫,使一些枯草熱患者發作哮喘病。這些患者并未与過敏原接触,也只是一种心理條件反射与免疫有關的病理現象。

平時,人們在緊張、恐懼、疼痛、環境變化等應刺激下,能使机體免疫功能下降,發生免疫功能紊亂。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經過統考的學生免疫功能明顯降低,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細胞增殖及天然殺傷細胞等多項指標均發生變化。同時在情志表現上,這些學生也有焦慮、緊張、恐懼情緒流露出來。日本學者觀察26名喪偶婦女,多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伴有腫瘤高發傾向。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受到交通擁擠、長途旅行、乘坐飛机、手術突然挫折及精神打擊,都能使免疫功能紊亂,影響身體健康。

研究還發現,癌症發生与心理素質關系密切,有下列心理行為,如自七怜憫,不愿坦露真實情感,缺乏自信心,經常有孤獨感或自卑感的人,容易發生癌症。

當然,外來的各种突發事件不可避免,環境也在不斷改變,但人們只要采取正确態度,适應并調節情緒,泰然處之,就能維護正常的免疫功能,有益健康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營養師:這些是商店貨架上最健康的奶製品
低糖烘焙五大策略:甜蜜與健康並存
美國蔬果農藥殘留曝光 正確清洗方式看這裡
廚房中的液體黃金:橄欖油的選購與儲存技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