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隻純野生麋鹿順利成活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全世界第一隻純野生麋鹿今年三月在江蘇省大豐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出生,已成活超過五個月,安全度過幼年期,目前生長狀況良好。它的出現,結束了全世界三百多年來沒有野生麋鹿的歷史。

新華社今天報導,大豐麋鹿保護區副主任丁玉華指出,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於一九九八年十一月首次野生放養八隻麋鹿,其中一隻雌鹿懷孕。九九年三月這頭雌鹿產下一頭雌性幼鹿。由於母鹿是在圈養環境下懷孕,所以生下的幼鹿只能算是半野生。這隻半野生雌鹿成年後,在完全野生的狀態下擇偶、交配、懷孕、分娩,今年三月生下的這隻幼鹿,是世界首例純野生麋鹿。

丁玉華說,麋鹿在歷經磨難、徹底失去野生種群後,如今能重返自然,並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隻野生麋鹿是奇蹟,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大豐麋鹿保護區將再挑選十八隻麋鹿放歸自然。

麋鹿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鹿種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歷史上曾大量聚居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多數專家認為,由於過度捕獵及氣候條件變化,野生麋鹿於清朝初年在野外絕跡,僅在皇家園林中圈養數百頭。

一九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麋鹿在中國絕跡,但此前有不少外國人將麋鹿帶出中國,在歐洲圈養。此後,英國人貝福特公爵收集十八隻麋鹿,並在莊園內放養,一九四五年發展到兩百多隻,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麋鹿種群,現在全世界的麋鹿都是它們的後裔。

中國於一九八六年將三十九隻麋鹿從英國引進,投放在江蘇省大豐市的沿海灘塗。十多年來,重回故里的麋鹿逐漸適應了沿海灘塗濕地的自然環境與氣候,順利繁衍生息。

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經過近年小群麋鹿野生放養試驗,現在已進入基礎群野生放養階段,今年年底前野生放養總數將增加到五十隻左右。目前,保護區內的麋鹿已達六百四十八隻,十七年來增加了十五點六倍。麋鹿數量在原產地的迅速增長,使全球麋鹿總數已突破兩千隻。根據學術界對珍稀動物的界定標準,數量突破兩千即可認定麋鹿已擺脫瀕危困境。

野生麋鹿與圈養麋鹿在習性上區別較大,圈養麋鹿兩歲半才性成熟,而野生麋鹿一歲多就有繁殖能力。專家預見大豐麋鹿保護區內的野生麋鹿種群,將日益擴大。大豐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位於江蘇省沿海地區的中部,黃海之濱,佔地三千公頃。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內有森林、沼澤、草地等多種地貌。區內兩百多種植物中,蘆葦、白茅等九十八種可供麋鹿食用。

相關新聞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馬斯克560億美元薪案獲批 股東解釋原因
Light Phone推出第三版傻瓜機 只打電話不上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