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維吾爾族藝術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訊】

  樂器

  達甫:即手鼓,是維吾爾族打擊樂器。在一個圓木框的一邊蒙以羊皮、驢皮或蟒皮,框內環列小銅環。演奏時用兩手執鼓邊,雙手手指拍擊鼓面不同位置,發出音色不同的「咚」「噠」聲並使鼓身搖動發出「沙沙」聲。達甫是維吾爾族表演歌舞時的重要樂器,也用於獨奏或樂隊合奏。

  熱瓦甫:維吾爾族的傳統彈撥樂器。木製,長約90釐米,琴箱為半球形,蒙以馬、牛皮,琴頸細長,頂部彎曲,指板上纏絲弦或銅、骨品位。有三、五、六、七、八、九弦等不同形制。演奏時抱琴,將琴桿置於右肩,左手按弦,右手執牛角撥子彈奏。可用於歌舞伴奏,也可獨奏。

  彈布爾:維吾爾族彈撥樂器。又譯「彈波爾」、「丹布爾」。多用桑木或核桃木製作,指板較長,用絲線纏成16至20個品位,音箱小。成瓢形,有五根鋼絲弦,分三組,內弦兩根一組,外弦兩根一組,中間一根為一組。兩根外弦為主奏弦,三根內弦為合音伴奏。音量較大,用於獨奏和器樂合奏。

  民歌

  《十二木卡姆》:維吾爾族大型民間古典音樂套曲。「木卡姆」維吾爾語意為「大曲」,它是在傳統民歌、古樂和民間歌舞的基礎上,不斷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韻律、節奏,經歷幾個世紀的發展而形成的。十二套大曲每套都由「窮乃額麥」、「達斯坦」、「麥西熱甫」三部份組成,包括序歌、敘誦歌曲、敘事組歌、舞蹈組歌、間奏曲等。體裁多樣,節奏變化複雜,曲調豐富。用獨它爾、熱瓦甫、薩帕依、達甫等多種樂器伴奏。1960年根據藝人吐爾地阿洪的傳譜,整理出版了兩卷本《十二木卡姆》。
  
  文學

  《福樂智慧》:維吾爾族著名的古典敘事長詩。玉素甫·哈斯·哈吉甫著,成書於1069-1070年。全書共85章,13,290行,韻文體。內容是按伊斯蘭教的道德標準宣揚做人的道理。涉及社會、政治 、經濟、哲學、文學等方面,對維吾爾族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在維吾爾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有回鶻文、阿拉伯文等抄本,現已出版了經過整理的維吾爾文和漢文本《福樂智慧》,國外還有多種文字譯本。
  
  《艾裡甫與賽乃姆》:維吾爾族民間敘事長詩,在民間長期流傳,作者和寫作年代均不詳,約1500余行。作品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在維吾爾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今有三種抄本,已被改編成話劇、歌劇和電影。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老祖宗的小玩意兒─生米雕
【民俗民風】藏族服飾
【民俗民風】蒙古族服飾
芋竹筍節登場 楊秋興踩街促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