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揭開烏托邦的謊言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2月2日訊】共產黨喜歡講別人的「實質」,喜歡用今天「XX的初級階段」當擋箭牌,那我們就來看看共產黨所「描繪」的「美好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實質」到底是什麼。

共黨口中的共產主義社會被表述為:物質極度豐富,消費品「按需分配」,當然共黨的理論中,一定是在共黨這種「先進的階級力量的」的專制領導下才能達到這一美好社會。關於世界各國共黨專政的「豐功偉績」,已是有目共睹;現撇開現狀,單從理論角度來論述,看看共黨自相矛盾的「大餅」。

首先,所謂物質的極度豐富——以致於誰想要就要(按需分配),是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的,除非人類停止發展的腳步。

科學是不斷的向前發展的,科技界不斷的有更好更新的產品出現,當一種新事物剛剛出現時,一定是少量的,無法滿足所有需求的,而從發明到大規模生產發佈之間,必然會有時間的差別。也就是說,任何新事物都會有「稀有」的一段週期。那麼在共黨這種「想要就有,就給(按需分配)」的物慾刺激的鼓勵下,「物以稀為貴」的慾望本身和不斷發展的生產力構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注定了「共產主義社會」只是共黨為了統治而畫出的一張餅而已。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人的需求除了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心理方面),如渴望被尊重,被愛等等。這就注定了「按需分配」的無法解決的矛盾出現:

人類個體之間的外貌,身材,氣質,修養,學識,個性等等方面的差異,注定了人類在擇偶這種行為中的會有所選擇。按照共產黨的「需要與不需要」的說法,是不是意味著有「不被需要的人」和「搶手的人」存在,共黨將如何「自圓其說的按『需求』分配一下」?
而這種矛盾也不是科技發展所能解決的。單從相貌舉個例子,眾所周知,今天的整形美容已經很發達了,可人們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態度卻是分了個「三六九等」——「好看是好看,可是沒有什麼特色,都是那樣兒」,上面這句還是比較好聽的,就算明天真有了「基因美」,不知又會成為「幾等美」呢?

人類不僅僅是一種只有「需求」(慾望)的存在,當然也很難擺脫這種固有的需求(說很難而不是不能是因為人類的個體之間還是有所差異的)。

除了滿足基本的生理所需,如食物,孕育後代等等,人類千古以來都是有著強烈的道德觀在各種行為之中歸正著自己,分辨善惡,約束自身,而不是共產黨所鼓吹的通過不斷去滿足物質需求這種放縱自身慾望的方式。如果人不去反思,不去自我約束,物質上的發展只會帶來新的形式的爭端,而不是人間天堂。

建立於無神論一味宣揚物質利益的共產黨,其實質就是破壞維繫道德的正信,鼓吹滿足慾望的邪惡集團。

這種本質注定了其急速的墮落,走向衰亡的必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鄭貽春:對薩達姆的偉光正立場(二)
【專欄】趙達功﹕維權浪潮將考驗中共監獄的承受力
讀者投書:共產黨對普通人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絞殺
讀者投書: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 捍衛香港的自由與權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