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一:維持四億年之久的高度保留DNA被測序

-令人費解的 超保守“垃圾”DNA

華一編譯

標籤:

【大紀元5月11日訊】人和動物外顯基因(控制表達的基因)的高度相似已經令科學家咂舌,如小老鼠和人的基因的相似性高達97.5%。 這樣的結果根本無法解釋人是如何從動物進化來的。因爲這樣一來,人和動物的區別沒有物質基礎,進化的過程也沒有了物質基礎。

如果說這個結果還可以讓科學家容忍,最近有關不同物種非表達基因的相似性更讓科學家無法接受,研究結果發表在這個月的網路版《科學》雜誌上(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1098119v1)。 用 研究者Haussl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的原話說, “這個結果絕對讓我從椅子上吃驚的跳起來。” Haussler研究的物件是 “垃圾”DNA。垃圾DNA的通俗解釋 – 不控制蛋白質表達的DNA序列。這些DNA在基因庫中比例最大;但由於不表達成蛋白質,科學家對其功能一無所知。過去,科學家不太關心這些DNA 的序列,曾經推測人和其他動物的基因庫的區別也許就落在這些DNA序列中。但是Haussler 等人發現,大約有超過480區域的垃圾DNA呈現超保守狀態, 在人,小鼠,大鼠, 雞,狗,和魚類之間出現了令人吃驚的相似性。這就是說,如果人是進化來的,這些垃圾DNA至少在進化的過程中被保留了四億年,因爲按進化論推算人和魚類應在四億年前共用一個祖先。

按進化論的“用進廢退”的學說,這些超級保守的DNA應該對生命是至關重要,否則早就應該被淘汰了。如果這些序列如此重要,爲什麽它們卻是垃圾DNA,不被表達?

要想知道這些垃圾DNA的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沒有人知道如何測定它們的功能。有人提出可以將小鼠的這些垃圾DNA“敲掉(knockout)” 來觀察這些基因對小鼠發生發育的影響。當然,目前的這些研究只是冰山一角。

有個科學家幽默的說,人和動物基因的高度相似性體現了上帝的智慧 – 四種堿基(ACGT) 構成的相差無幾的DNA序列造就了地球上千變萬化的生命。還有個科學家開玩笑說:用相同的物質造生命,方便了上帝,難壞了我們。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將於北京舉行
專家建議﹕學生別忽視  政府部門有許多寶貴工讀機會
英修改法規嚴控非法勞工  華人社區反響大
蒙特婁和渥太華法輪功學員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