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斯斐突訪巴格達 視察虐囚監獄

標籤:

【大紀元5月14日訊】〔自由時報陳成良綜合十二、十三日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在爆發伊拉克戰俘受虐醜聞之際,十三日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進行未事先通知的視察。倫斯斐並造訪虐囚案的「暴風眼」阿布格雷布監獄。另一方面,美國國會議員十二日看過尚未公開的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照片和錄影帶後表示,虐待的程度比公眾現在了解的還要嚴重,一些共和黨議員呼籲不要公佈這些影像,以免危及海外美軍的安全。

  倫斯斐出其不意的抵達巴格達視察表示,「如果有人認為我來伊拉克是為了滅火,那就錯了﹗」「我要聽聽負有日常管理戰俘之責的人有何說法,我們重視戰俘是否受到合理待遇,我們重視士兵的行為是否端正,我們也重視指揮系統是否發揮了作用。」他堅稱,他並非因為處理虐囚醜聞的方式在國內受到嚴厲批評,而前來伊拉克「滅火」。

  他也表示,律師群建議國防部不要再公佈任何虐囚的相關照片,因為這將觸犯日內瓦條約禁止展示羞辱囚犯影像的規範。

  另外,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十二日在國會山莊觀看未公開的美軍虐囚照片和錄影帶,看完後震驚不已,表示虐囚行徑比已公開的照片還要惡劣好幾倍,如果公開,恐危及海外美國士兵的安全。

  虐待戰俘的方式包括拷打、羞辱、強制性行為和雞姦等。一些議員表示,這些圖片包括美軍讓軍犬朝著嚇得發抖的戰俘吠叫,命令伊拉克婦女露出乳房和強迫他們做出各種不堪入目的性行為。美軍還逼迫蒙著頭的戰俘手淫,並用攝影機拍下當時的場面。

  民主黨籍參議員懷登表示,「你可以把想像得出的最糟糕事情,然後乘上好幾倍。」

  大多數議員表示,他們反對公開這些虐待伊拉克戰俘的圖片,因為它們實在是太惡心。民主黨佛州參議員尼爾森說,這些畫面實在「太惡心,太令人失望了」。

  有些參議員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科羅拉多州的共和黨議員坎貝爾憤怒地說:「真不知道這些該死的人是怎麼混進美軍的。」尼爾森質疑,有些照片中有七、八名士兵,上級不可能不知情,表示會向上追查。

戰爭影像 牽引民意走向

(自由時報俞智敏編譯)直到伊拉克赤身裸體的囚犯被迫疊羅漢,或被美軍用皮帶套住脖子等令人反感的照片公諸於世前,戰時監獄內的虐囚惡行根本無人聞問。同樣地,在美國人質伯格遭伊拉克恐怖份子斬首的血腥鏡頭透過網路傳到世界各地前,人質遇害也只不過是戰爭中微不足道的註腳而已。

  對全球多數觀眾而言,伊拉克戰爭其實是一場影像戰爭。媒體播出的畫面可以改變民意和政府決策,例如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雕像被美軍推倒的歷史鏡頭、美國總統布什登上航空母艦,特地站在寫有「任務達成」字樣標語前宣布伊戰主要戰事結束、或者四名美國包商遭撕票後遺體慘遭凌虐的殘忍照片等,都是這場戰爭中令人難忘的影像。

  紐約大學新聞攝影教授羅森指出,伊拉克戰爭不同於以往戰爭之處,在於這場戰爭中有太多的潛在影像來源,利用數位相機、網路、可進行實況轉播的電視攝影機等科技發展,幾乎可讓所有影像同步傳送到全球各地,加上戰爭中各方都試圖利用影像遂行其政治目的,更凸顯影像的重要性。

  美國人質伯格的屍體早在九日就被美軍尋獲,不過媒體直到十一日才報導此事,數小時後,伊拉克恐怖份子即公布了伯格遭斬首的畫面。

  世界各大媒體多半未完整播出伯格遭斬首的過程,但伯格死前的驚恐表情,以及他身後蒙面暴徒所營造出的恐怖氣氛,已足以讓全球觀眾不寒而慄。

  澳洲戰爭史學者奈特利認為,伯格遇害畫面顯示戰爭文宣已邁入新時代,過去戰爭中的弱勢一方操縱媒體的能力,始終無法與西方主要新聞機構相提並論,但現在他們學會了操縱媒體的新方式,只要有人敢用小型數位相機拍下恐怖畫面,就篤定可獲得全球媒體的報導,而阿拉伯電視新聞頻道的興起,對揭發戰爭惡行也有助益。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CBS)播出美軍虐囚的照片,引起各方譴責聲浪,但事實上軍方早在數個月前就聽聞美軍虐囚的指控,美國各大報和電子媒體也報導過美軍疑似虐囚的內容,但在虐囚照片曝光前,民眾對虐囚案是毫無興趣的。

  CBS節目「六十分鐘」的執行製作人法格承認,CBS不是因為聽說美軍疑似虐囚,而是在聽說虐囚過程已被拍成照片後,才決定拍製該段報導。(取材自美聯、法新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布什在白宮訓誡倫斯斐未能及早告知虐囚案
虐囚醜聞 布什公開道歉
布什對虐囚案表歉意 但要倫斯斐留在內閣
虐囚案 美防長︰最深的道歉 願負全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