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讓飲食更有味 卻是節食大忌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夏明珠報導)吃到飽的自助餐,是減肥大忌,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儘管如此,很多人聽到吃到飽,還是忍不住眼睛發亮,面對各色各樣的美食,你的胃不再受大腦管束,而是被目光牽著跑,看到哪就吃到哪。吃的飽的後果,經常就是吃到撐。

美國的一項研究,管這種現象叫(沙拉吧效應),研究發現,飲食內容多樣化,也會讓人增加攝取量,面對單調的飲食,比較容易控制食量。

其實,這不是新的發現,1960年代就有研究顯示,用餐內容多樣化,平均可以讓人多攝取百分之25的設量。隨著肥胖逐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研究人員也開始探討餐食內容的多樣化,是否也是大家腰圍愈來愈粗的原因之一。

美國肥胖預防協會的副主席說,營養師過去一直教導民眾,飲食多樣化有多麼重要,可是,看到飲食的花樣太多,讓人愈來愈肥的這個事實,不禁令人懷疑,營養師是不是錯了。

其實,多數人對於科學的了解可能不多,可是,對它的效應,卻不陌生,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到餐廳用餐的時候,你已經飽到喉嚨,再多一口都塞不下去,可是這個時候,你看到了甜點,忍不住又拿了一點,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反應,食物在剛入口的時候,感覺都比較好吃,可是吃愈多,這種美味感就愈遞減,也就因為這樣,我們在進餐的時候,即便已經吃飽,可是換一種還沒吃過的東西,還是能引起你的食慾。

行銷專家顯然很清楚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什麼可口可樂可以推出將近四百種不同的產品,百事可樂旗下的菲多利薯片公司,單單在美國市場上,就有一百五十種不同口味的薯片和椒鹽餅乾,而康寶濃湯生產一百七十多種湯的理由。康寶濃湯的發言人舉例說,假使你每天只有雞湯可以喝,你可能就不會每天都去喝它。如果每天都換一種湯,你對喝湯的興趣,一定會更高。

多數科學家都同意吃的種類多樣化,可以促進食慾,不過對於它在現代人的肥胖中發揮多大程度的效應,專家的看法則不盡相同。

營養學家麥克羅瑞說,如果我們每天吃的花樣都很多,再加上它們都很美味,我們就會很自然的多吃一點,特別是這些東西如果都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你就更難去抵抗它的誘惑。

另一位專家羅爾斯則說,現代人日益肥胖,問題不只在食物的花樣太多,也在於熱量太高,絕大多數人從小,就養成了專挑高熱量食品吃的習慣,原因很簡單,因為高熱量的東西,都比較好吃。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肥胖被認為是美國特有的問題,不過現在它已經全球化,這一點,美國人功不可沒。根據統計,1989到去年的十四年間,美國外銷零食,成長了四倍,現在美國生產的零食,年出口總值,已經超過十五億美元。

就以索羅門群島為例,三十年前,索羅門群島居民的飲食,多數是當地生產製造,不過隨著美國進口的高熱量食品大量進口,索羅門群島居民的腰圍,也愈來愈粗,現在索羅門群島國民的肥胖程度,在全世界已經數一數二。

對於食品多樣化導致肥胖這種說法,普渡大學的營養學教授馬特斯的看法比較保留,他同意,食物多樣化,可以促進食慾,不過,它的長期效應,應該再觀察。他認為現代人的肥胖,有更大程度是因為運動不夠以及攝取太多高熱量的食物所導致。更確切的說,他認為,肥胖是因為吃了太多特定種類的食物,而不是食物的種類太多。他所說的特定種類食物,就是高熱量食物。

多數科學家都同意,最有效的節食法,就是單調的飲食,每天都吃同樣的東西,自然而然就會愈吃愈少。就算吃甜甜圈,每天吃、每餐吃的結果,最後也能達到減肥效果,不過這顯然不是個好主意。

其實,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人是不太可能擺脫追求多樣的欲望,比方說,你總希望家裡的有線電視,頻道愈多愈好,採購新衣服、新CD和新書,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也因此要擺脫對於食物多樣化的慾求,未免也太不實際。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學習如何選擇有益的食物,你只要鎖定低熱量食物,種類多樣化,反到可以維持新鮮感,讓你更能堅持下去。

相關新聞
飲食文化:袁枚為豆腐三折腰
調查顯示巴西負債家庭佔總人口85.5﹪
港一週内四酒樓結業
考前吃飯忌与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