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評共產黨”全球有獎徵文參賽作品

【九評徵文】中共是搶劫殺人犯罪集團(1)

彭基磐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5日訊】父親彭瑞昌,又名彭永忠,號嘯仙。祖籍四川省榮昌縣雙河鎮鐵爐壩人。民國時期,彭瑞昌曾任重慶地方法院民事庭推事。按當時規定,法院公職人員必須在外地工作三年以上准予在本地開業作律師,故於1938年調瀘州四川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任民事庭推事。1942年辭去法院公職回重慶市開業作律師。《彭瑞昌律師事務所》設在當時的重慶市林森路371號,房主周曉嵐。律師事務所在大陸易幟後停業。母親陸玉賢祖籍四川省巴縣,大陸易幟前當過小學教師,後從事家務。

父親彭瑞昌約在1930年左右經當地鄉長朱金山中保人介紹購買了當時叫傅家溝的這塊土地,面積約四十餘畝,相鄰各家土地及環境狀況是:此地於馬家寺(現名馬家堡)石巖之下,左與黃玉堂的地界相連,右鄰是朱家花園。這塊土地下界是陡巖,巖下為劉金山的大田,對面是謝家花園,園主謝金益。彭家花園、黃玉堂的地和謝家花園處於同一等高線上,黃玉堂地和謝家花園之間有一所濟福小學。彭瑞昌是該校董事長。這塊土地全部在坡度較大的二層石巖之間,是山坡地。因業主別號嘯仙,故取名《嘯莊》。購地之後栽花植樹、建房修路。更對背靠的石巖下綿延百餘米的天然石洞進行加固、修繕使之成為冬暖夏涼的有三個出口的洞府。

經過十多年全家人的辛苦耕耘,《嘯莊》成為當地名園,人稱彭家花園。彭家花園的土地從未出租過,僅有一例。

這里特別要提到的是彭家花園的石洞,因其洞頂石層極厚、環境隱蔽,且交通方便,抗日戰爭期間石洞被國民黨政府的防空情報所和空軍電台租用,情報所所長叫熊覺,副所長姓孫,電台台長姓陳。抗戰勝利後,該二單位撤銷,其石洞內外建築無償歸還業主。

1949年以前,彭家花園內建有上下二院平房,二院相距約20米,下院有房十間,呈”丌”形,帶有花廳天井,上院有房十二間呈”L”形。

中共奪取大陸政權後,彭家花園上院的全部住房及下院的三間住房均被解放軍某後勤部運輸部汽車部隊無償強佔使用,直到我們全家被強行攆出家門時該部隊尚未搬走。


彭家花園內的“重慶市渝中區袁家崗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修養所”。
彭家花園內的“重慶市渝中區袁家崗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修養所”。


彭家花園內抗戰時用過的石洞。
彭家花園內抗戰時用過的石洞。

抗日時期防空情報所用過的石洞及其相連的一片地,占彭家花園全部土地三分之一,也被解放軍某部槍械所強行佔用,並建了一道很厚很厚的石牆與外界隔離。人民公社化後,彭家花園被改為九龍公社楊坪大隊16隊鮮花隊,1983年此二院房屋門牌號為箭道巖5號和7號。彭家花園業主彭瑞昌當時供養親屬共8人:岳父陸華軒,岳母楊洪玉,妻陸玉賢以及四個兒子彭基確、彭基碩,彭基勵,彭基磐及業主本人。

父親彭瑞昌執業律師事務所,其家庭成份應定為自由職業者,彭家花園的房地產所有權應歸屬於彭瑞昌及其家屬所有,但在土改時卻將他劃為官僚地主,工作隊和農會將地契文件予與燒燬,全家人掃地出門,流離失所。更在減租退押期間,為農會所逼,父親於1952年農曆正月15日自縊而亡。

父親去世後,農會便將母親押往彭家花園搞清算。農會企圖挑唆彭家花園唯一僱傭的花匠丁姓一家,揭發彭家對他們的壓搾剝削罪行,置母親於死地。結果丁家不但沒有揭露任何罪行,反而談起了父親曾經救過丁家老二一命的往事。父親彭瑞昌雖然從事律師事務,但平時有專研中醫和辦教育的嗜好。有一次丁家老二丁海林身染惡疾,性命垂危,父親便用平時收集的單方救他一命,丁家便讓丁海林拜繼彭瑞昌為乾爹。農會只好作罷,母親才逃過一劫。為了躲避農會的繼續迫害,全家只好化整為零,分別投奔遠房親戚,並統一口徑,不能說父親自縊而亡,只能說病故。母親為了拉扯我們兄弟四人成人,替人幫傭、洗衣,其含辛茹苦,倍受煎熬的歲月實難為外人所體會。我的三位兄長,不敢說是學富五車,但也是才華洋溢之士,但可惜家庭成分問題,他們都被剝奪了上大學的權利和條件。歷次運動,除了夾緊尾巴做人,就只能是偷偷的對著父親的遺像淚橫。


彭家花園舊址上興建的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的旁邊貧窮依舊。
彭家花園舊址上興建的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的旁邊貧窮依舊。

有關彭家花園的情況,下列證明人可以證明上述屬實:

證明人:原彭家花園僱傭花匠丁姓一家,原藉綦江縣,母親丁婆婆,解放前亡故,共有二子,長子丁海庭,人稱丁老大。其妻丁大嫂,民國時均亡故,生有一子丁仁金,小名牛巴兒(屬牛),1983年時住址:重慶市綦江縣北渡公社白鵝一隊,其妻周忠蓉。

次子丁海林1962年亡故,其妻丁二嫂1991年尚健在。有二女一子,長女丁仁芬1983年時工作單位陝西省略陽鋼鐵廠煉鐵分廠生產技術科。子丁仁發,住箭道岩層17號(原謝家花園),工作單位楊家坪修繕隊,楊坪大隊16隊,小女丁仁亮住箭道巖5號(即彭家花園下院)工作單位楊坪大隊修繕隊,其夫胡啟信工作單位楊坪大隊予制廠。


左是丁二嫂,她的丈夫是丁海林,右是作者。
左是丁二嫂,她的丈夫是丁海林,右是作者。


證詞。
證詞。

另外現尚健在的族人、親戚還可證明:

彭高致、彭高鍵兄弟(四哥彭勳武之子)住址:北京市安定門外西河沿14號樓2-903,電話:(010)64227219
彭維藩 住址:重慶市榮昌縣政協家屬院
彭高萬 住址:重慶市榮昌縣雙河中學
彭高逖(三哥彭斌之子)住址:重慶市南岸上新街前進村130號,電話:(023)67615631
彭翰樞 住址:成都市金華街西南建築設計院。電話:(028)3341690
屈義林(表兄)四川省文史館館員,住址:成都市玉林新村八巷7號2樓。電話:(028)5563670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現居紐約,中國共和黨常委,中國總統直選論壇編輯)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九評徵文】謊言大時代——陳毅痛恨林彪
【九評徵文】寫給墮落的中國人
【九評徵文】活著
【九評徵文】反觀內視(二):好死與賴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