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咖啡 世紀傳香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莊育鳳╱專題報導) 一提起「台灣咖啡」,許多人立刻會聯想到雲林縣古坑,沒錯,自從古坑鄉於2003年舉辦台灣咖啡節活動,成功打響台灣咖啡的知名度後,「古坑」與「台灣咖啡」幾乎畫上等號,每年總會有數百萬人次湧入古坑喝咖啡,所掀起的台灣咖啡風潮方興未艾。

其實,古坑鄉早在日據時代就開始種植咖啡,當時鄉內的荷苞山因地理位置與氣候都適合咖啡樹生長,成為日本企業在台灣大規模種植咖啡樹的最佳地點。當時荷苞經濟農場內收成的咖啡,幾乎全被運回日本,供日本天皇與貴族飲用,台灣人反而少有機會喝到台灣咖啡。

據老一輩鄉民指出,當時斗六市曾蓋了一棟咖啡加工廠,由於設備完善、新穎,堪稱是遠東地區最大的咖啡加工廠,常有許多外國訪客到該工廠參觀,品嚐現炒咖啡豆煮出的香醇咖啡,可惜好景不常,二次大戰日本人戰敗撤離台灣後,由於島內飲用咖啡風氣尚未普及,加上工資昂貴等因素,經濟農場逐漸放棄種植,台灣咖啡產業也漸趨沒落。

在咖啡產業由盛轉衰之際,祖父與父親都曾在經濟農場咖啡園工作過的張來恩,默默守著自家旁的咖啡園,持續種植咖啡樹,甚至在荷苞村地母廟旁開了一家專門販售台灣咖啡的「巴登咖啡」,這間不起眼的小店,後來不但促使古坑鄉公所舉辦2003台灣咖啡節,也帶動華山喝咖啡、賞夜景的風潮。

古坑鄉公所指出,華山地區原本是以種植檳榔、茶樹為主,直到經歷921大地震、納莉颱風等天災,引發嚴重土石流災害後,華山居民才在重建家園過程中,找出「台灣咖啡」為基點,並透過社區營造進行產業轉型。

在政府與民眾共同努力下,華山地區開始快速蛻變,居民紛紛將原有的檳榔樹與茶園剷除,改種咖啡樹,緊接著開起一家又一家的庭園咖啡館,直到2003年,首屆台灣咖啡節舉辦後,華山咖啡產業開始發光發熱,見證古坑華山的重生。

如今,整個大華山地區的庭園咖啡館已多達50多家,鄉內的咖啡樹種植面積也從數公頃,增加為5、60公頃,且仍持續增加中,而目前市面上以古坑咖啡或台灣咖啡為名銷售的品牌,則超過30種,創新品牌速度驚人。此外,業者研發咖啡相關副產品的能力,更是令人驚艷。

古坑鄉長謝淑亞指出,過去咖啡的副產品只侷限於咖啡糖、咖啡餅、咖啡蛋糕等甜點,近年來古坑的咖啡業者不斷創新,開發出各式各樣相關副產品,讓咖啡也可以變成甘醇美酒,甚至與香腸、甜粽等傳統小吃結合,提供民眾更多選擇。

謝淑亞說,古坑的咖啡業者不但把咖啡製成美味甜點,更成功研發出咖啡梅、咖啡蛋、咖啡冰棒、咖啡牛軋糖等新產品,甚至還能將咖啡入菜,烹煮成咖啡雞、咖啡魚、咖啡炒飯、咖啡披薩等佳餚,廣受消費者喜愛。

獨特文化 不怕土洋夾擊

古坑咖啡產業才剛起步,即面臨東山咖啡急起直追與國外進口咖啡豆競價危機,但包括古坑鄉長謝淑亞、華山休閒產業促進會會長蔡顯勇均表示,古坑咖啡與東山咖啡各有自己的優勢與特色,彼此競爭,不但會讓古坑咖啡名聲更響亮,也能加速提升國內咖啡產業水準。

蔡顯勇指出,古坑咖啡產業可能明天就會沒落,也可能持續發展超過1百年,誰也無法預料,古坑咖啡業者只要能把握當下,認為對的事就努力去做即可。

蔡顯勇表示,國內咖啡產業才剛起步,產量無法與國外相比,加上國內工資昂貴,價格自然偏高,古坑咖啡未來必須朝高品質方向來經營,創造出古坑獨有的台灣咖啡文化,才能永續經營。

古坑鄉長謝淑亞也說,台灣咖啡在古坑再生後,讓國人對咖啡產生不同的情感,只要能善加利用台灣咖啡不酸、不澀、不苦,溫潤香醇的特性,找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建立完善咖啡評鑑機制,就不必怕東山咖啡、惠蓀咖啡或國外咖啡的競爭。

謝淑亞表示,國外的咖啡相關副產品,多半是糖果、蛋糕等甜點,但古坑咖啡業者卻能將咖啡入菜,烹煮成咖啡雞、咖啡魚等鹹口味的咖啡料理,將國人對飲食的講究展露無疑,不但讓初次嚐到咖啡料理的外國人感到驚艷,也讓古坑咖啡產業內容更多元,這就是古坑咖啡的特色之一,未來若能再與古坑的其他產業或事物結合,前景仍是一片美好。

留洋女鄉長 轉型推手

雲林縣古坑鄉長謝淑亞7年前頂著高學歷光環接任鄉長職位,從最基本的社區營造做起,不僅成功將古坑綠色隧道改造成縣內知名觀光景點,近年更帶領鄉公所團隊與古坑鄉民一起努力,成功讓古坑的台灣咖啡再生,促使古坑產業轉型,幫農民找到轉型契機。

擁有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英文碩士學歷的謝淑亞,7年前因緣際會下,順利當選古坑鄉長,由於先前未曾有過從政經驗,謝淑亞決定從自己較感興趣的社區總體營造做起,除了鼓勵鄉內20個村舉辦嘉年華會,找出村莊的特色外,她還發起成立讀書會,盼能為古坑鄉帶來更多藝文氣息。

謝淑亞指出,古坑咖啡產業的再生,就是從讀書會開始,民國88年5月間,她無意間得知鄉內的荷苞山早年曾廣植咖啡樹,為了拼湊出更完整的歷史,她便在荷苞村旁的巴登咖啡館前,舉辦了一場「拜訪台灣咖啡的前世今生」讀書會,不但讓古坑鄉民憶起小時候滿山咖啡樹的景象,更在國內引起廣大回響。

謝淑亞表示,當她得知古坑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居然曾經大規模種植過咖啡,「感覺就好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因為早期咖啡讓人感覺很洋化、高不可攀,只有在招待貴賓或談戀愛時才會去喝,沒想到台灣居然產咖啡,且故鄉就在古坑,於是積極對外推廣,希望與大家分享發現台灣咖啡的喜悅。

謝淑亞表示,古坑咖啡在各界協助下已小有名聲,接下來該做的是如何讓慕名而來的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她認為未來古坑咖啡產業應朝與生珀合的方向努力,提升深度與廣度,進而與國際接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什麼是鳥擊? 飛行員應該如何處理?
飛機乘客登機時 空服員有哪些事要做?
為什麼很多航空公司禁止飛行員留鬍鬚?
旅遊專家:郵輪旅行必帶這12件物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