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邪黨文化“剝削”一詞被強加的內涵

能行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訊】中共惡黨為了灌輸仇恨,打破社會的和諧,強加了許多“假惡斗”內涵的詞語,有些已溶入中國人的思維,形成了觀念,不易被察覺。而這些被忽視的“小問題”卻可能是邪靈隱藏的角落。

在此談一談“剝削”一詞的邪用,旨在拋磚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視,舉一反三,主動的發現、清除此類遺毒。

“剝削”一詞在惡黨的字典裡是指有產者(資本家、地主)對雇傭者(工人、農民即無產者)的勞動成果的無償占有。所以“剝削者”就是不勞而獲,就是寄生蟲。在這裡“無償占有”是其中的關鍵,其背後的理論就是共產邪惡主義創始人馬克思的所謂“剩余價值理論”。這個“剩余價值”通俗的講就是工人(農民)在工資以外的勞動價值,這些價值被資本家(地主)“無償”的剝削了。

現今大陸接觸市場經濟也已十余年,有一點常識的人稍加分析就會發現所謂“剩余價值理論”的荒謬和邏輯錯誤。大家知道商品的利潤包括諸多因素,這個“剩余價值”包括著資本運營成本、各種研發費用以及市場風險等等。如果產品銷不出去,這個“剩余價值”就是零,甚至是負數,虧損。而這諸多因素和風險是要由有產者(資本家、地主)來承擔的,怎麼能說是“無償”呢。

在經濟生活中,資本家(地主)與工人(農民)的關系其實是雇傭關系,在法律上是契約關系。現在有勞動法、合同法等等法律條文來規范雙方行為,古時亦有王法鄉約。既然是法律關系,就要體現法律精神,即以合法和違法來判定其行為的性質,而不存在什麼剝削不剝削的問題。《九評》有言:“土地所有和租用關系不是絕對對立的關系。地主養活農民,農民養活地主。這種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依存的關系,被共產黨改變成階級對立、階級剝削的關系,變和諧為敵對、為仇恨、為斗爭,變合理為不合理,變有序為混亂,變共和為專制,主張剝奪,謀財害命,……”可見“剝削”一詞的階級內涵是不存在的,是強加的,是在利用人的嫉妒心挑撥仇恨,為惡黨邪靈所用。

如今在大陸中共惡黨也知其理論的荒謬而不敢多提。但“剝削”這一充滿仇恨的詞匯還在為人們沿用著。

其實,按佛家講,人一生中的得失有無,幸與不幸,都是由人的德業所定;人與人的各種社會關系也是有因緣的,即業力輪報。德大之人有房有地,不用太多勞動付出,既有豐厚回報,那是用德換來的;而德少業大之人,只有辛苦勞作才能“多勞多得”,因其沒有多余的德交換,德少了要飯都要不著。

比如說一出租車司機起早貪黑,勤儉奮斗多少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公司,可以過上安逸的生活了。這時共產惡黨掌權了,誣其為剝削階級、寄生蟲,奪其產業毀其名譽,豈不邪惡至極!

2005年7月29日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丁柯:贊插播邪黨電視台
邪黨的荒謬
華途:中國人你脫離危險了嗎(三)
退黨民謠
退黨民謠 人氣 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