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訪美 經貿北韓將是主要議題

標籤:

【大紀元8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天虹2005年8月26日華盛頓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於9月7日到白宮和美國總統布什舉行會晤。專家預期,美中經貿摩擦以及北韓問題將是兩位領導人探討的主要議題。也有分析人士強調,這次胡錦濤訪美,將努力把經貿議題和政治軍事分開,並試圖打消美國國內存在的“中國威脅”顧慮。

胡錦濤計劃9月5號到17號出訪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訪美期間,胡錦濤將會晤美國總統布什以及國會議員,還將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在西雅圖會晤工商業領袖。

白宮透露,布什總統將在9月7號會晤胡錦濤,最近美中兩國之間的經貿摩擦以及雙方在北韓問題上的合作,將成為主要議題。

為解決北韓核僵局而舉行的第四輪六方會談可能最早在9月2號恢復,但是沒有消息證實美國和北韓是否已經同意這個日期。

*北韓問題可能成重中之重*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永明認為,如果9月2號無法恢復,再向後推延,就趕上胡錦濤訪美,北韓問題就可能變成兩國高層會談的重中之重,但是這不會抵消美中對雙方化解貿易摩擦的緊迫感。

楊永明說:“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美國的入超以及中國對美國的出超,已經變成美國的一個嚴重貿易問題,就好像是80年代的日本和美國的貿易關係一樣。”

不過,美國《洛杉磯時報》的分析文章說,中國認為,美國完全可以通過放寬對高科技的出口限制縮小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對此美國則表示,華盛頓不會同意向中國出售可以軍民兩用的高科技技術及設備,因為“軍民兩用”是一把“雙刃劍”,必要的時候 — 比如一旦發生台海衝突,北京也可以利用這些高科技反過來對付美國。

對此,台灣大學的楊永明教授認為,基於高科技出口的專業性和敏感性,這次胡錦濤和布什總統會晤期間可能不會討論細節。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輯思也不認為美國在尖端技術出口方面的立場會有所鬆動。他說:“美國在向中國出售尖端技術、特別是可能用於製造武器的尖端技術方面是非常保守和非常嚴格的,在這一點上我不期待有甚麼重大的鬆動。”

*賴斯強調中國須改善人權自由*

《洛杉磯時報》和美聯社都說,美中雙方近來在某些具體領域存在的隱憂,促使胡錦濤寄希望於通過這次美國之行改善中國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印象,因為除了石油、能源、貿易赤字以外,最近的中俄大規模軍事演習以及五角大樓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更引起美國各界對中國的警惕;另外,美國國務卿賴斯最近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也強調,中國必須做出重大經濟政策改革,同時必須改善人權和宗教自由狀況。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胡錦濤訪美將努力把經貿議題和政治軍事分開,並試圖打消美國國內存在的“中國威脅”顧慮。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輯思表示,中國一旦強大起來對美國是既有利又有弊:“如果中國強大起來但是又不融入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也不進行美國人眼中的政治體制改革的話,那麼可能就對美國造成威脅,但是如果中國能夠按照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辦事,然後又在反恐和核不擴散問題上和美國積極合作,那麼中國強大起來對美國就不一定是壞事。”

*美國戰略重點仍在中東*

王輯思還強調,有些媒體以及外界觀察認為現在美國的戰略重點在向亞洲、向中國傾斜,他不同意這種說法:“我想強調的是,現在美國的戰略重點仍然在中東,仍然是以反恐作為國家戰略核心,這一點是沒有動搖的,而且美國現在在伊拉克的行動也不順利,所以,雖然一部份美國人覺得中國是敵人,但是美國的整個戰略方向並沒有改變。”

王輯思說,美國的關注點,也就是反恐、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北韓、伊朗核問題等等,都決定了美國在這些方面需要中國的合作,這樣一來,美國在現階段不會把中國看作戰略對手,因此美中兩國就不會形成對抗關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錦濤訪美 首站白宮
白宮定位胡錦濤訪美為非國事訪問
台立委考察團抵加州  參觀美國科技設施
胡錦濤行程披露 九月訪美兩進兩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