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妙用無窮 多吃遠離疾病

降低關節炎中風心血管病癌症等發病率

標籤: ,

【大紀元9月30日訊】蔬果含有大量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多吃蔬果可以降低關節炎的罹患率及減少六到七成發生中風的機率,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許多蔬果中富含的葫蘿蔔素,是強健關節的功臣。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發現,柳橙和其他黃色蔬果中所含的葫蘿蔔素,可以透過抗氧化作用,減少體內組織發炎。這項歷時八年的研究,追蹤兩萬五千個對象,分析他們的飲食內容,探討特定營養素對於預防關節病變的功用,研究報告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臨床醫學期刊中。
  
  美國研究指出,女性每天七份蔬果,男性攝取九份,可以減少基因及細胞被破壞的機會,進而可以降低罹患中風,阿滋海默症,眼底黃斑症,癌症等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一份蔬菜以重量來看大約是一百克,也就是煮熟的蔬菜半碗算一份,水果以拳頭大小算一份,體積小的例如葡萄三粒,草莓四粒,枇杷六粒各算一份,要天天持之以恆,很少人做到。

  賴基銘說,建議早上喝綜合蔬果汁,兩百西西就算一份,而且要攝取多樣化,避免只喝柳橙等單種蔬果,甜份熱量比較高。除了午晚餐的菜色外,餐與餐之間,也可以以水果取代茶,咖啡,點心,讓血中的抗氧化物質維持一定濃度,達到保健效果。

  另有研究發現﹐餐盤裡蔬果的顏色愈多,愈有益健康,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指出,學齡前學童每天吃足五份、少女及女性攝取七份、青少年及男性攝取九份新鮮蔬果,可以有效防癌及各種文明病。

  紅色的蔬果富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茄黃素和花青素;黃橘色的水果含有類胡蘿蔔素、玉米黃質、薑黃素等;綠色的蔬果含類胡蘿蔔素、蘿硫素營養素;藍色及紫色蔬果含有初花青素、維他命A和C;白色蔬果富含硫有機化合物、蒜素、薑黃素等。

  賴基銘說,新鮮蔬果吃得夠,不只可以減少百分之六十六基因破壞的機會,延緩組織老化及細胞的癌變,還可以使細胞脂質過氧化減少百分之七十五,有助於保護肝臟;另外有研究證實,足量蔬果並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眼底黃斑部病變、高脂食物導致的血流過慢等慢性病。(綜合編譯/沈言,摘自《醫藥生活》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今秋進補水果核唱主角
青少年早餐食譜最好有蔬菜
調查指港民飲食忽略蔬果
牛奶的鈣質遠多於大骨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