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大旱逼澳洲 正視溫室連鎖效應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明隆雪梨特稿)澳洲近幾年來的氣候不穩定現象日趨明顯,乍暖還寒的「三溫暖型」氣候讓民眾難以適應。單就最近的情況來說,明明十一月底才算真正入夏,但是東岸各州早在十月及十一月初就打破當月歷史最高溫紀錄,並造成各地森林大火提早發生。

讓澳洲人更加感到無奈的是,這兩個月一到下旬,氣溫頓時驟降,東南部各州甚至位處亞熱帶的昆士蘭州南端,都出現難得一見的雪景,再創下當月歷史最低溫紀錄。

不過捉摸不定的天氣變化,都比不上連續數年乾旱日趨嚴重更令人擔憂。目前澳洲旱災情況有多嚴重?毛利達令盆地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崔佛曼在十一月初的水資源危機峰會中說,這是「千年來最嚴重」。

澳洲許多地區已經承受連續四年的乾旱,整體的嚴重性以及影響早已超出預期,根據十一月初的消息,目前中小企業因為乾旱而受到損失的金額高達澳幣兩億一千萬元(約新台幣五十三億餘元),更遑論因為農作物欠收所導致的民生物資價格上漲等連鎖效應。

澳洲目前旱災的問題又以境內最長的毛利與達令河水系所流經灌溉的毛利達令盆地最為嚴重,由於毛利與達令河流域的雨量降到正常值的百分之七,分支水源亦嚴重匱乏,部分河流甚至到了完全乾涸的地步,讓這塊幾乎涵蓋澳洲大陸四分之一的東南方盆地陷入無水之苦。

以雪梨地區來說,目前最大水庫只剩下四成的儲水量,而許多東岸內地偏遠小鎮即將在一個月內面臨無飲用水的困境。另外,墨爾本地區的水庫儲水量已創下一九九二年來新低,所在的維多利亞州部分鄉鎮已經下達四級限水令,明令禁止澆花、洗車、游泳池蓄水等戶外用水行為,讓民眾叫苦連天。

依賴水源維生的農業及畜牧業更是受創嚴重,許多偏遠地區農民被迫遠離家園,搬往東北方或西岸餬口。

根據澳洲在十一月初所做的收成評估,小麥收成將創下十二年新低,比起去年的總收成再下滑六成二。

為了彌補農民及相關企業的損失,澳洲農業部長麥高蘭繼十月提出澳幣九億一千萬元補助,十一月再追加兩億多元,澳洲政府在過去四年間對於旱災的補助已達到二十三億澳元,可見旱災對澳洲社會所造成的影響。

總理霍華德因此在十一月七日號召災情慘重各州的州長參加水資源危機峰會,然而這場會議除了達成若旱象持續下去,將於二零零七至二零零八年間成立全國水利中心,持續關注任何有助城鎮保留水資源供給的長期解決方案,並從明年元旦起各州將可進行水源交易之外,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未來的景況將更為嚴峻,澳洲科學暨工業研究組織在水資源危機峰會同日公布的最新一份氣候變化報告指出,二零七零年以前,澳洲東岸的氣溫將升高六度,降雨量將減少百分之四十,其中最壞的情況是春夏氣溫升高七點一度,春季降水減少百分之六十,更使澳洲民眾深信氣候怪現象是溫室效應所致。

根據澳洲知名智庫Lowy國際政策機構調查,澳洲人普遍認為全球暖化是目前急需解決的課題,僅次於恐怖攻擊和核子擴散,其中六成八的受訪者認同不論付出多高代價,應盡快著手改善。這顯示澳洲民眾對於解決乾旱等氣候問題,不單只是著眼目前的治標,更放眼長遠的治本行動。

據聯合國統計,就人均而言,澳洲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於美國。

不論現在澳洲面臨的究竟是百年還是千年來最嚴重旱災,乾旱所挑起的政治性議題,已讓長期以來迴避溫室效應問題的霍華德政府也不得不正視,並研擬折中方案因應。

所以澳洲政府藉由十月提出的「綠色能源計畫」,允諾十年內建造兩座核能發電廠,並於同月二十七日批准在維州興建南半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廠,以及在十一月宣布在雪梨黑鎮打造首座「太陽城」等提案,企圖扭轉面對溫室效應缺乏作為的印象,也顯示出澳洲政府在氣候問題態度上的軟化。

澳洲至今仍以印度、中國和美國等廢氣排放大國都未加入為由,拒絕簽署限制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尤其京都議定書將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人均做計算,對地廣人稀、以礦業為經濟命脈的澳洲來說,確實有不划算之處。

不過霍華德政府十一月初提出一套「新京都議定書」的折中方案,強調對於印度、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約束力,並承諾在售煤給中國的同時,提供中國「無污染」的燃煤技術。並同時兵分三路,霍華德到越南參加亞太經合會,環境部長康貝爾前往肯亞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財政部長科斯特羅則留在墨爾本參加二十國財長及央行行長峰會(G20),尋求世界各國的支持與共識,只是效果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在最近幾場大型國際會議中,各國領袖和企業團體都以氣候為首要討論議題,由此可以嗅出全球暖化危機已經逐漸迫近。

澳洲嚴重乾旱只是全球氣候問題的冰山一角,然而這樣的現象無法只靠「向天祈雨」或是一國之力解決,反而必須仰賴居住在地球村的生命共同體攜手努力。若不提早防範,大自然反撲所招致的全球災難,恐怕將遠超乎想像。

相關新聞
重慶大旱高官避暑勝地「開會」群情嘩然
重慶高溫大旱 專家透析官方解釋
貪涼過燥秋季養生三大忌!
唐子:罵黨聲響在餐館、街頭,何時全城全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