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飲食調整 禦寒有妙招

怪獸

【字號】    
   標籤: tags:

天氣越來越寒冷了,在寒冷的天氣中,許多會吃的人士都愛選擇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調整自己日常的飲食,以此來達到強身健體和暖身御寒的目的。

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多主食及適量溫熱食物

首先多吃主食,適當選擇產熱高和溫熱性的食物,主要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蝦仁、桂圓、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對於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

多水果及適量護陰食物

為使「陰平陽秘」,防治上火,冬季還宜配食鱉、龜、鴨、鵝、藕、木耳等護陰之品,尤其是一些體弱多病、精氣虧損的中老年人,以求陰陽平衡。另外,每天還應補充水果,多吃柚子、蘋果等生津類水果,對抵禦冬季乾燥有好處。

多蔬菜及增加維生素A

再者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特別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中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

攝取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適量增加辛辣御寒食物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薑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鹼。它們都屬於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慾,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

冬吃海帶不怕冷

為何冬食海帶可御寒?從中醫角度來說,海水性屬陰冷寒涼,生長於此的海帶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海帶性味鹹,長期食用還有溫補腎氣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帶,可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

另外,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而海帶正是人類攝取鈣、鐵的寶庫。每100克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毫克,含鐵高達150毫克,所以冬天吃海帶對兒童、婦女和老年人均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此外,海帶含碘豐富,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一般成年人需要的微量元素碘為150微克左右,而100克海帶中,竟含碘240毫克。

此外,有專家提示,其他辛辣或陽性食品也有御寒功效,如胡椒、洋蔥、栗子等都溫暖機體,產生熱量。而羊肉、蝦、海參等富含蛋白質及脂肪,有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的功能。(敏文)
(來源: 美食導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