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婚宴旺旺旺(圖)

Leo

標籤:

經歷了去年「盲年」的困擾後,隨著雙春兼閏月的狗年的到來,沉寂了一年的婚宴熱潮又在廣州各大賓館、酒家出現,其中最多好日子的3月、12月及有黃金周假期的5月和10月,賓館、酒家的宴席更一大早就被預訂一空,著實讓人感到濃烈的喜慶氣息撲面而來。

  儘管不少新新人類出於經濟等方面的考慮,以不設喜宴或旅遊結婚來響應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但結婚乃人生一件大事,而婚宴又是整個婚禮中最重要的一環,讓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餐飯來表示慶賀,古往今來幾乎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儘管繁簡有別,規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義,則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承認,是對新人愛情的見證,因此,婚宴成了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大多新人也就在潛移默化中遵循傳統,設下宴席向世人宣告喜事,似乎要比領取紅本子的事實婚姻來得光明正大。

  古代結婚的繁文縟節很多,現代人則幸福得多了,只要經濟允許,將婚禮的策劃、組織都交由專業的婚慶公司負責,於是近年出現了如「轎子婚宴」、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度假村舉辦的「綠色婚宴」、歐式庭院的「自助餐婚宴」等特色婚宴,盡顯新人的張揚個性,留下美好回憶。文/梁鈺婕圖/關嘉瑩

婚宴之變遷

  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國人的生活由溫飽進入小康,結婚作為人生大事,其「請客」形式也在不斷「升級換代」。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結婚的人大多數都沒有舉辦婚宴,因為當時物質匱乏,通常是新人買些糖果餅乾招待親朋好友。

  進入到上世紀80年代,生活水平比過去有了大幅度提高,有的人開始到酒店擺酒宴請賓客,也有些新人租用單位食堂或飯店,請來師傅自己辦酒。將喜宴上的菜打包回去的做法在那時也很普遍。

  九十年代後到酒店請客已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檔次大多屬中高檔。踏入新世紀,強調個性張揚的特色婚宴越來越受寵。

  婚宴之必備菜餚

  婚宴是結婚過程中的重頭戲,婚宴上的菜品則是重中之重。綜觀廣州各大酒樓的婚宴菜單,菜名美不勝收,大多卻不離雞、魚、蝦、點心等傳統品種,只是在賣相、搭配上不同而已。從「上膳時代酒家」的這席1980元的婚宴中不難看出這點。

  乳豬是婚宴中的第一道菜,無論是氣派的「乳豬全體」還是實在的「乳豬拼盤」,都不失家肥屋潤、紅皮赤壯之美好祝願。

 蝦代表婚宴的檔次和規格,亦因「蝦」與「哈」諧音而成為婚宴中的常客。


中國民俗向來視雞為吉祥喜慶、幸福富貴的象徵,故雞菜在婚宴中必不可少。


  應選擇較為清淡的湯品,因為婚宴的菜品數量較多,很多菜也較為油膩。這款「百子千孫」(鮑參翅肚羹)料足爽口鮮美,又寓意深刻。
(來源: 美食導報 )

相關新聞
狗年雙春兼閏月 中國呈現結婚熱
台灣駐澳門機構舉行春茗  場面熱鬧
「誰叫你不幸生在中國」
康克地區華人慶新年 中西人士聚一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