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人口老化 成中國社會隱患

陳破空

人氣 4

【大紀元3月1日訊】日前,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佈報告,承認中國人口呈現另一趨勢:老齡化。 在過去的22年裏,中國老年人口以平均每年302萬人的速度快速遞增,到1999年,中國正式邁入老齡社會;到2004年底,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達到1億4300萬人,成爲全球老年人最多的國家。而在新世紀裏,老齡化問題將更趨惡化 。預計到2030至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達到40%至50%。

根據常識,人口老齡化將至少帶來兩大社會問題。其一,勞動力不足。迄今,在中國,至少11個省市面臨人口老化的壓力,上海排名第一,最爲嚴重。沿海地區出現“民工荒”,甚至越來越多地使用童工,就是勞動力短缺的表現之一。

其二,社會負擔加重。需要扶養的人口比例,越來越大,當需要扶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一半的時候,後果可想而知。在中國,醫療、退休、養老等社會保障,本來就嚴重落後,比如,福利機構中的養老床位,不到發達國家的八分之一。在廣大農村,尤其貧困地區,社會保障形同虛設,或者說,幾乎根本就不存在,農村老年人,晚景淒涼。所謂“社會主義新農村”,或“全面小康”,又何從談起?

通常,發達國家步入老齡化,是在人均GDP(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000至1萬美元以上時,但當前,中國人均GDP剛剛達到1000美元,就已經進入老年社會。以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爲例,從7%增加到14%,對中國來說,只用了27年,而發達國家卻用了45年以上。難怪,國內專家紛紛哀歎:中國“未富先老 ”!

中國人口嚴重老齡化,出自於當局一再扭曲的人口政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否定馬寅初的“計劃生育”論,鼓吹“人多力量大”,煽動生育,結果導致人口暴長,是爲第一重扭曲;到鄧小平時代,當局政策大逆轉,厲行“一胎化”政策 ,不僅製造了無數人間悲劇,而且很快釀成人口老化,是爲第二重扭曲。兩重扭曲 ,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中國人口問題,由此複雜化。

複雜的人口問題,已經使當局陷入進退兩難。如果繼續控制人口,人口老化勢必加重;如果取消“計劃生育”政策,又怕人口暴增,超出負荷。兩方面都是風險,當局舉止失措。此時此刻,對當年的“胡搞”、“瞎鬧”,當局是否稍有悔痛和反省 ?對今日的所作所爲,是否又能站到未來的角度,戒慎戒懼?

長期以來,有人宣傳,中國的國情是人口太多,發展不易,所以,發生任何問題,當局都以“國情”爲由,推卸責任。然而,當局心知肚明的是,最近二十多年來,中國經濟獲得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恰恰就是中國的人口優勢。人口多,勞動力廉價,中國以“世界工廠”的名號,勉強實現了“經濟起飛”。

當然,以人口這種最原始的資源,促成“經濟起飛”,代價是昂貴的。外資企業或中外合作企業中,90%以上的利潤,歸於外國資本家,中方所獲無幾。龐大的人口 ,廉價的勞動力,實際上構成了“世界苦力中心”。

中國吸引外資、啟動外貿、進而實現經濟增長的兩大優勢,一是廉價的土地和礦產資源,一是廉價的勞動力。如今,這兩大優勢都加速喪失,中國經濟和社會隱患,昭然若揭。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即便排名世界第一,又如何?
陳破空:「向錢看」和「朝後比」:透視中國經濟表象
陳破空:「古狗」出賣良知,股價暴跌!
陳破空:流氓國家的幕後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