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中國總理訪問歐洲空手而歸

胡少江

【大紀元9月17日訊】昨天,中國總理溫家寶結束了對歐共體和芬蘭、英國、德國為期五天的訪問。在溫家寶離開的時候,人們發現,這位中國領導人從他的東道主那裏什麼也沒有得到。

溫家寶此次到歐洲的主要議程是到赫爾辛基參加一年一度的亞歐首腦會議,並出席在德國漢堡舉行的中歐論壇年會。在這兩個會上,中國總理作了世界熟悉的“中國領導人式”的枯燥發言,除此之外,新聞界甚至沒有能夠找到任何值得捕捉的外交花絮。

實際上,溫家寶的歐洲之行的重點是對三個歐洲國家的訪問。在與芬蘭、英國和德國領導人會談的議程上,對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有兩項:一項是促成歐洲領導人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另一項則是要求歐洲國家儘快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對華軍售禁令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是歐盟成員國採取的一致立場,這正是中國總理要對歐盟的本屆輪值主席國芬蘭和下屆輪值主席德國做工作的原因。同時,歐洲的立場顯然與美國的立場有密切關聯,在目前的情況下,在軍售問題上歐洲國家不大可能採取與美國針鋒相對的立場,這便是中國總理為什麼要訪問美國最親近的盟友英國的原因。

歐美國家對中國採取軍售禁令始於一九八九年夏天,是對中國政府派軍隊血腥鎮壓天安門廣場示威學生的制裁的一部分。天安門事件雖然已經過去十六年了,按照中國政府“成則為王、敗則為寇”的邏輯,這件事早已成為過去時,他們無法理解歐美政府為什麼至今還在這件事情上就不願讓步。

但是,中國總理提出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時機實在是不好。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政府的所作所為在不斷地提醒世人這個政府的鎮壓本性。中國政府對國內維權普通民眾的鎮壓變本加厲;對宗教人士和持不同政見者竟然採取黑社會的綁架手段加以恫嚇;在控制互聯網、加強媒體管制等問題上較之於過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行為,無不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即使有少數願意對集權政權採取綏靖政策的歐洲政客力圖通過接觸軍售禁令向中國政府示好,但是任何有頭腦的政治家都會認識到,在這個時候改變這一政策必然在本國觸發眾怒。

在這一大背景下,此次溫家寶訪歐,無論走到哪里都不得不被迫聽取各國領導人、在野黨領袖和民間人士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批評。尤其是最近中國政府加強對外國在華媒體管制的措施,更是引起人們的反感。以至於溫家寶不得不到處進行解釋,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希望消除外界的“誤會”。其實哪里是什麼誤會,中國總理縱使有一千張嘴,也無法掩蓋中國政府的鎮壓本性。

中國在解除軍售禁令問題上不成功,在爭取承認市場經濟待遇問題上也是處處碰壁。在當前的國際貿易體系中,一個國家是否享有市場經濟待遇,這不僅僅是一個面子問題,更牽涉到切身的利益。尤其是在與貿易夥伴發生貿易糾紛的時候,不具有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常常要承受較大的經濟利益損失。

例如,如果貿易夥伴認定一個國家有傾銷行為,便可以對之採取增加關稅等懲罰措施。但是,認定一個國家是否有傾銷行為,則需要對產品的成本等加以核定。對市場經濟國家,這種核定只需與同類產品在國內的成本和售價作比較便可。但是對非市場經濟國家,由於無法通過市場價格來核定成本,變需要與其他類似國家的類似產品進行比較。例如,用韓國的制鞋成本來核定中國的制鞋成本。這樣一來,中國就有可能吃虧。

美國、日本、歐洲是中國最大的三個貿易夥伴,爭取這三個經濟體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中國爭取國際貿易的有利條件十分重要。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中國政府至今仍然不願放棄對基本生產要素價格、尤其是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直接控制。並且不斷通過國家補貼和其他干預性政府政策來支持國有企業的壟斷。從這個意義上講,爭取市場經濟地位的最大阻力是中國政府自己。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梅克爾:解除對中武器禁運不在歐盟議程
溫家寶警告  制裁伊朗可能產生反效果
【熱點互動】週五熱線直播:溫家寶在政敵鬥爭陰影中訪歐
溫家寶訪德 法輪功團體吁釋放高智晟、停止活摘器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