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惱人的白帶

劉純亨(中醫師)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2日訊】俗話說「十女九帶」,這說明了“白帶”在臨床上是婦科常見的疾病。白帶是從婦女的陰道中流出一種白色粘液,如鼻涕如唾液般,綿綿不斷,在正常情況下,陰道分泌物量少而透明,無色,無臭,如雞蛋清,又不引起騷癢,是正常現象,不必治療。如果分泌物異常增多、變色、有惡臭味等,常伴隨有外陰部搔癢、疼痛的情形,即稱為帶下病,臨床上以白帶、黃帶、赤帶較常見。

現代醫學認為造成白帶的原因是陰道受到濾過性病毒、黴菌、細菌、寄生蟲等感染而引起發炎,尤其以念珠菌及陰道滴蟲感染最為常見,另外更年期引起的萎縮性陰道炎,或常見的骨盆腔發炎或子宮頸炎也是病因,如果白帶含血,或性接觸時出血,大都有嚴重的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甚至不排除是子宮頸癌,應提高警覺。概括來分有陰道白帶、子宮頸白帶、子宮體白帶、輸卵管白帶等類型。治療上大都服用抗生素或使用栓劑或噴洗劑等等。

中醫認為是脾、腎受病或邪氣直犯衝任、胞宮、陰器,致使任脈失固,帶脈失約,而成帶下病,簡單的說就是由於飲食不當、損傷脾胃,或早婚多產、年老體衰、久病失養,腎氣損傷,或因溼熱毒邪內侵造成帶下病。

臨床上依患者體質可分為脾虛型、腎虛型、溼熱型、濕毒型等類型加以治療,治療上以健脾除濕為主。腎虛者補腎陽或滋腎陰,佐以健脾;脾虛者健脾升陽,佐以調肝;溼熱者,清熱除濕健脾;濕毒者清熱解毒除濕;治療方劑如:參苓白朮散、完帶湯、腎氣完、知柏八味丸、萆解分清飲、龍膽瀉肝湯、八味帶下方、五味消毒飲,等加減化裁使用。中醫治療方法很簡單,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濕者去濕,熱者清熱,而達到『至中和』為目的,西醫依「病」而施藥,中醫則採辨「症」論治。

陰道濕潤而陰暗,再加上緊身的內褲、褲襪,及身體體溫的作用下,陰道是細菌滋生的溫床,可是有些人會感染而發炎,而有些人卻沒事,中醫認為「正氣強則邪氣弱」反之「正氣虛則邪氣強」,若身體有足夠的抵抗力,不會輕易發炎,只有身體虛弱的人才會經常反覆發作,因此固本培元,增強體質,才是根本之道,筆者認為飲食有節,起居正常外,運動、練氣功、靜坐等等都是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的好方法,除此之外,時常保持一顆真誠、善良、慈悲、包容、感恩的心,是最為重要的,心理會影響生理,精神狀況絕對影響著人的健康,也就是當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提高時,身體一定會健康,免疫力一定強,讀者不妨試試!◇(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