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陳良宇事件的中國特色

胡少江

人氣 4

【大紀元9月30日訊】四天前,中國當局突然宣佈撤銷或停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所有職務。這一消息對中國政壇的震撼,不亞於一場強烈的地震。陳良宇成了自北京陳希同下臺以來,被最高當局以違法、腐敗等名義懲辦的最高官員。在陳良宇下臺數天裏,政府控制的媒體對此事的報導採取了一致的低調。除了中央統一頒發的官事文稿之外,基本上沒有做自己的評論。這一做法本身也反映了中共高層的尷尬處境。與此相反,線民們倒是發表了不少的議論。這些議論除了表示對貪官下臺拍手稱快的心情之外,也有不少是對中國高官們如此腐敗原因的探討。

由於官方對正式資訊的控制,網上所能得到的信息量十分有限資訊。一邊翻閱這些有限的資訊,一邊讀著線民們的帖子,在思考這一事件的時候,我不由得將陳良宇事件與中國政府最喜歡宣傳的一個術語─“中國特色”聯繫了起來。在我看來,陳良宇事件的確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事件,甚至整個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束的整個過程都極具中國特色。

其一,陳良宇幹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的手法,反映了中國社會當前的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官、商聯手侵吞國家財產。只要看看圍繞著陳良宇的那些人,個個都是在很短的時間裏迅速發財的大商人。其中有人稱上海首富的周正毅,也有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張榮坤,還有新黃埔集團董事長吳明烈。不用我說,這個名單肯定短不了。

陳良宇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這些富豪們為兒子的業務調動數十億的資金,可以理直氣壯地讓他們為自己的老爹購買和裝修豪宅,也可以讓他們為自己的老婆、兒子出國花費數百萬人民幣。當然這些富豪們也從這種“合作”中得到了不少好處,周正毅在上海、香港兩地犯下天大的案子,只不過在監獄裏待上三年時間來掩人耳目,而且還享受種種特殊的優待,至今香港當局仍然無法將其緝拿歸案。而張榮坤更是輕輕鬆松地動用三十億社保基金,在陳的保護下賺得個腦滿腸肥。

這種官、商明目張膽地互相利用,政、經通吃的現象無疑是中國近二十年來的一大特色。在陳良宇一案中,他原來的秘書秦裕是這麼幹的,上海社保局長祝均一也是這麼幹的。只要看看中國遍地都是的貪官們,那個背後沒有幾個鐵杆的富豪時時進貢孝敬?而那些瞬間暴富的商人們,那個背後沒有幾個貪官作後臺?

其二,與貪官污吏相連的第二個中國特色是,貪污腐敗本身並不是貪官們落馬的真正原因。官員們貪污、腐敗的現象在中國是如此的普遍,以至於真正的有那麼幾個潔身自好的清官,也沒有人相信他們是清廉的。幾乎連政治上的白癡都明白,陳良宇此次“不幸”落馬,主要是他在政治上沒有跟當今的一把手保持一致。

陳良宇何許人也?二十年前還是上海市老幹部局的一個副局長,十五年前也不過是上海市一個區的副書記。可是隨後十五年間便火箭般地躥上來了。加盟上海幫,進入政治局。可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沒有把當今的一把手放在眼裏,在宏觀調控和其他許多政治問題上沒有俯身聽命。現在,一把手有了機會,不拿陳下手拿誰下手?可憐陳良宇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怎麼把十幾年前上海幫的幫主整治不聽話的陳希同的事兒給忘了?

其三,陳良宇事件產生的原因更是由於中國特色造成的。近年來,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政府的官員們和一些官派的中國學者們正在滿世界地兜售“北京共識”。所謂“北京共識”是他們對中國自六四以來發展道路的概括,即發展中國家要想快速提升經濟,就必須以犧牲老百姓的民主人權為代價。決不能搞新聞自由,也決不能搞司法獨立,更不能搞普選。一個沒有新聞監督、沒有獨立司法、沒有人民行使選舉和罷免的權利的社會當然是陳良宇們的天堂。

中國要做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典範,而上海則是中國發展的一個亮點。但是就是在這個最亮麗的上海,出現了現代史上最為腐敗的官員。雖然陳良宇的落馬的直接原因是政治,但是我相信現在報章上披露的他的腐敗的事例,只不過是九牛之一毛。中國政府或許永遠不會將陳的那些最腐敗的事例曝光,因為那樣做會進一步導致民眾對普遍腐敗的官員們的不滿,從而危及現政權的統治。只要中國政府堅持只搞經濟、不搞民主的中國特色,陳良宇、李良宇、王良宇等就會在中國的大地前赴後繼,層出不窮。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因揭上海幫 鄭恩寵再被傳喚六小時
柳南:促胡溫再接再厲 順民心伸張大義
聽眾樂見陳良宇下台 談中國腐敗
上海拆遷戶:黃菊前秘書是陳良宇案關鍵人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