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肝丸之父李深浦》

齊天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訊】

前言
李深浦在台灣為知名中醫,專長為醫治肝病,他在去年出版自己如何學習中醫,至開設公司、製造肝藥;文末附上肝病簡介與察覺方法。

內文簡介
李深浦為一名農家小孩,出生台灣彰化縣。十歲從放牛吃草的一天中悟到人生十分短暫,即使活了一百歲,也只有三萬天,加上曾經閱讀《西遊記》,年幼的他萌生靜坐修練之意。

擅詩從醫的祖父李清志影響李深浦極大,祖父個性不與人爭,為人謙沖,常講許多循循善誘的古老故事給李深浦聽,並告訴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因此李深浦從小在家扛起大小工作,從打掃到挑豬糞、下田耕作。

李深浦小學時,每天要走一公里到學校,上中學則每天騎車來回26公里。他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砥礪自己,其他孩子逃學時,他堅持上學;初中畢業,因為家窮無法升學,便自己發誓,沒有成就就不穿新衣服、不帶新斗笠。

李深浦年輕時排斥中醫,認為不科學,患有重聽的祖父便讓他當病人的翻譯,因此可以接觸到一些西醫看不好、回頭找中醫的病人。李深浦生病時,祖父要他想辦法看書自己醫治,他翻開中醫古書一瞧,竟然有陰陽五行,和修道有關,他便開始產生興趣。

初中畢業沒多久,他開始學習針灸課程,授課老師是彰化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廖天恩,從「道」的方向解釋中醫的傷寒論與內科,讓李深浦對中醫又多了一層了解。

李深浦的生意愈來愈好之後,他找了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的涉谷博士幫忙做藥的研究,後來又找了南加大藥理和毒理系幫忙進行養肝丸的研究,開始了製造養肝丸。

內容摘錄
我先學道、後學醫。對於神鬼仙,我一直很留意,不是不信,也不是全信。雖然我沒見過,但不見得不存在。古人之所以言之鑿鑿,必定有其根據。

想要真正讀懂古人的書,必須將書中的事物抽象化,將人體天地化。我看「西遊記」時一直想到,中醫的人體就是一個小天地,「西遊記」也是將人當作小宇宙,所以,花果山就是心臟,只是無限放大、變成一座山。

古人形容兩眼如日月,如果兩眼如日月,那麼人的嘴一張開,豈不是幾個地球都吞下去了。從肉眼看不見的一條精蟲及一顆卵子,成長大道成人,是億萬萬倍的放大了。

我悟道很早。由於我具備科學觀念,所以我讀中國的道經、佛經,我都認為一定不是照字面的意思去讀就行了。我有時候看古書,遇到一些不太懂的話,例如「靜坐時要悟」,我可能一想就想上好幾天。

例如呂洞賓說「曉他為主我為賓」,他指的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精神。為什麼出現了「我」又出現了「他」?怎麼會有「他」和「我」呢?人體中,怎麼會有「他」呢?這很玄。

● 基本資料

作者:李深浦
出版社:世潮出版(台灣)
初版一刷:2005.09
定價:NT$250(約7.8美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醫師,幫我檢查一下,我一定是肝出了問題!」 擡頭一看,是個四十出頭的小姐,長得還蠻標致的,只是目前還是小姑獨處。 只見她把兩手一攤,露出黃黃的雙手來。
  • 豬肝性溫味甘苦,能補肝明目養血;此湯能疏肝明目、下氣調中、補血通脈、利水通便,因為簡單、效用佳,是調養肝病與保養肝臟的首選。
  • 【大紀元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加/台北報導)台灣肝病防治會刊2006年一月出刊的報導指出,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皇表示,活體捐肝者在台灣約有10年歷史,至今進行約300多例,而根據統計,大陸肝臟移植的人數從2002年的537例,5年來肝臟移植人數達7273例。該報導提醒,大陸地區對於肝臟移植的規範不嚴,失敗率高,小心人財兩失。
  • 中華醫學會二○○五年一月首次發佈《中國乙肝患者生存和治療現狀調查報告》指,中國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即超過一億二千萬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HBVER),全球四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中國作為乙肝大國,又多了一個「世界第一」的殊榮。
  • 據最新調查顯示,中國約有1億人長期攜帶乙肝病毒,慢性乙肝病人約2000萬,每年約有28萬人死於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的肝硬化或肝癌。
  • 高智晟承傳了母親的善良、勤勞和堅忍。他做律師,常常是免費為最底層窮人打官司。他走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心想著那些還在苦難中掙扎的人們,所以他告訴妻子,「我覺得我跟這個社會是隔開的,我融入不到這個社會當中。因為我掙的錢越多,我的當事人的苦難越多。」
  • 爸,書終於要出版了,我花了好多時間重新認識您,拼湊您,書寫與刻劃您,您又重新活過來了,活在我們的心裡,活在臺灣的歷史與未來裡…
  • 話說唐憲宗皇帝元和十三年,裴度領兵削平了淮西反賊吳元濟,還朝拜為首相,進爵晉國公。又有兩處積久負固的藩鎮,都懼怕裴度威名,上表獻地贖罪:恆冀節度使王承宗願獻德、隸二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願獻沂、密、海三州。
  • 惠琴最不想去的就是那個地方──鬼仔山。 但她不得不去。 半年的颱風帶來了不少山上的斷木,那一陣子總有人爭先恐後到海坪上搬回濕漉漉的漂流木。惠琴也跟去了。
  • 最大的孫女出生那年,也就是民國七十七年。馬崗漁港新建東、西防波堤109公尺,碼頭170公尺,為第二期的建設;自此,擴建工程完成。漁港有了新的面貌,可阿利的女兒們一一出嫁,身邊除了漁船,似乎越來越安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