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專題報導系列之三

番薯變身酒精汽油作物 台灣獨步全球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六日電)因應國際油價高漲,台灣行政院研擬在休耕農田種植番薯,產製酒精汽油,替代部分汽油使用。這項政策若推行成功,常見的番薯將有新用途,成為能源作物,創造新經濟價值,台灣也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利用番薯產製酒精汽油的國家。

早期台灣經濟尚未起飛年代,稻米昂貴,栽培容易、產量高的番薯成為農村主食,之後經濟發展,加上農業技術進步,稻米產量增加,成為民眾主食,番薯逐漸為國人淡忘。不過,晚近養生風潮興起,番薯因為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及膳食纖維,再度受到國人青睞,鹹魚翻身。

根據農委會資料,2005年台灣番薯種植面積為1萬 231 公頃,產量 21 萬 3991 公噸,產值近新台幣 26億元。

番薯在台灣長久以來主要供作食用,不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研究發現,番薯富含澱粉,可以製成酒精汽油,替代部分汽油使用,農委會目前正在評估利用番薯產製酒精汽油的成本。

農委會指出,能源作物必須適合當地環境,而且要能大量栽培,以酒精汽油作物來說,料源必須是糖類或澱粉類作物,例如美國、巴西分別選擇當地盛產的玉米、甘蔗發展酒精汽油,以台灣當前環境而言,番薯是較適合的料源。

農委會分析,台灣種植番薯歷史悠久,番薯對環境與氣候的適應性強,栽培容易,產量高,生長期短,5至6個月即可收成,台灣若要發展酒精汽油,番薯成本較低,較具利基與潛力。

農委會指出,用來產製酒精汽油的番薯,必須要有豐富澱粉,與供作食用品種不同,屆時這二種用途的番薯品種將有所區別。

農委會表示,番薯屬於熱帶、亞熱帶作物,見於台灣、中南半島、南洋、日本南部、中國南部沿海等地,目前其他國家尚無以番薯產製酒精汽油的例子,若台灣成功利用番薯產製酒精汽油,將獨步全球。

相關新聞
日首相訪問烏茲別克  但未簽能源交易協定
近五年替代能源類股成長驚人
明年起  開徵能源稅  油品每公升至少貴一元
油價下跌  GDP符合預期  美股大盤少有變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