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就業者漸成企業攬才新寵

人氣 2
標籤: , ,

【大紀元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郭秋怡綜合編譯)過去許多人都認為在離開職場後就很難再回鍋了,但美國近期的一項訪查報告,卻顯示出業界開始重視和雇用二度就業的人力資源了,甚至有知名企業、學校及網站開始提供計畫或課程以供培訓這類人才。而且,專家也對想要二度就業的人提出了忠告,在離職期間最好還是要在專業技能及人際網絡等方面有長遠且持續的規劃。

二度就業者的經驗受企業重視

知名的人力顧問挑戰者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近期對全球100個企業的人事主管進行訪查後,統計出有50%的公司表示會給予已離職的員工非正式的工作,而23%的公司則表示會考慮雇用有專業價值但已離職照顧小孩的父母們。

這項調查的結論,可能會改變一般人認為長期離開職場的勞工較不受企業青睞的錯誤認知。事實上,由於這些勞工有足夠的工作經驗及人生閱歷,正是雇主們現階段希望雇用來替換那些在嬰兒潮時期出生面臨屆退的員工。

企業提供機會協助二度就業

就在各企業積極招攬具專業能力及工作經驗的對象之際,那些二度就業勞動力的潛在生產力亦正漸漸受到企業的重視。像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 & Touche)和知名券商李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等,已經領先業界開始重視和雇用二度就業的人力了。

為協助員工應對日益複雜且競爭化的職業生涯,並兼顧員工追求私人生活的目標,李曼兄弟貼心地創設了一項重回職場計畫(Encore),提供全球想重回金融機構服務的二度就業者一個正式的聯絡網絡及專業發展機會,沒有性別限制,最好具有金融相關產業主管經驗。這個計畫係《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於2005年3月刊登一篇「下坡與上坡」(Off-Ramps and On-Ramps)研究報告的延伸計畫,該研究由李曼兄弟聯合贊助,研究著重於因為養育下一代、照顧年長家人或承擔其它責任等原因而離職的女性在二度就業之際所面臨的困境。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自2004年開始實施了一項計畫,允許具有特定資格的員工,可以留職停薪最高長達5年,員工在休職期間可以維持與辦公室的聯擊,並透過公司贊助的持續訓練、教育、聯誼活動、證照課程以及一些特殊任務的指派,以維持他們的專業技能及人際網絡。

教育機構提供二度就業者專業課程

為協助二度就業者重回職場,一些教育機構也開始提供訓練機會及課程。例如,具有企管碩士或類似學位者可以考慮申請達特矛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塔克執行長教育計畫(Tuck Executive Education)。

塔克計畫首次開課在2006年,該計畫提供了課程學習、工廠實務、專題演講、團隊專案以及生涯規劃發展課程等,目的均在於協助學員充實專業以利重回職場。

類似課程,在美國許多大學或學院中都可以看到。需要照顧小孩不方便出門的父母,也可以考慮上一些合格的線上課程。

拓展各方面人脈也很主要

專家也建議,已計畫重回職場者應該善用其它可用資源,尤其最好能充份利用沒上班的這段時間,做好各項準備以重回職場。例如,可以持續參加職業工會或產業協會,因為這樣可以使你跟的上產業趨勢並瞭解專業議題,也會幫你拓展人脈。

此外,也可以參加地方的教育委員會或家長教師聯誼會(PTA),或參加社區團體以及地方慈善組織,因為能否平順地重回職場,專業以外的社交關係擴展也是關鍵。

而重回職場的第一步,最好先從人際網絡著手。首先可試找過去的同事或同行的朋友,因為他們可能已經晉升到有雇用權的高職了。其次,可以試著接觸家長教師聯誼會的其它成員,或者其它的慈善志工,或是小孩同學的家長等,以增加謀職的機會。

一旦獲得面試機會,專家建議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強面談技巧,尤其應注意回答個人長期離開職場的相關細節,因為絕大部份的面試人員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這類問題,然後最重要的還是要強調自己一直在專業技能上不斷地追求進步。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職業病種類50年增加7倍
與其打工不如當老闆吧
台灣每年30名勞工屋頂墜死  踏穿比率最高
身心障徵才活動 需要鼓勵與嘉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