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長碎碎唸 男童罹強迫症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一名國小男童升上三年級,課業成績不符合家長期望,生活細節頻被檢討,結果情緒焦慮,出現強迫症行為,每天洗澡洗快兩小時,皮膚洗到泛白;書本掉了,撿起來放在桌上反覆撫摸,確認撿起。心理師建議,家長應以鼓勵代替要求,對孩子多加肯定。

每天洗澡兩小時 皮膚洗到泛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組心理師曾光佩昨天指出,男童小一、小二時,成績中等,升上中年級,行為出現異狀,課業也退步,家長警覺不對勁,趕緊帶來接受心理諮商。

曾光佩舉例,這名男童每天功課要寫一、兩個鐘頭,即使寫好答案,也要一再確認有沒有寫錯,洗澡更是耗費一、兩個小時,把泡沫洗乾淨後,重新再洗一遍,動作一再重複,家長急著狂催也沒用。課本掉到地上了,不是撿起來就沒事,反而會把課本在書桌上挪來挪去,確認已經撿起課本。

曾光佩分析,男童家長對男童的課業、生活,期望很高,而男童評估自己的能力,明顯與父母期待有落差。男童也知道情緒焦慮不對,但不了解焦慮背後是因為挫折感使然。經過一次諮商,家長改變管教態度,進一步追蹤,男童焦慮情形已有改善,洗澡時間已縮短為卅分鐘。

精神科醫師建議,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應扮演協助、諮商的角色,慢慢讓孩子建立責任感,而非一味控制孩子。孩子六歲以後,即應允許孩子有自我完成的空間。

醫師建議家長 應以鼓勵代替要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翁菁菁昨天建議,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家長應針對不同個性調整管教方式,例如個性散漫的孩子,父母可與孩子協調訂定規範,獎懲標準明確讓孩子有依序;有些小孩自我要求高,考試成績不好自己也會檢討,父母若過度管教,反而會讓小孩受挫。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郭豐榮則提醒,親子關係良好,管教就有效,關係不好,一旦家長介入,反而很容易起衝突。家長應該多注意是否有良好的親子相處時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