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語快速消亡 大量文獻將成天書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3月2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國家,但近些年語言資源、文化資源流失非常嚴重。不少少數民族語言正瀕臨消亡,目前會說滿語的人已經不到100人。

黑龍江是滿族的故鄉、滿語的發源地。82歲的孟淑靜老太太是黑龍江省富裕縣三家子村中,最後十八名以滿語為母語者之一。但這只是大陸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說法,根據孟淑靜的標準,村子裡只剩五到六個人能說流利的滿族語言。

據分析,黑龍江「三家子村」能保存相對完整滿族語言文化的原因,在於該村是清朝康熙年間為抵抗沙俄入侵所派遣水師駐軍所建,地處偏僻。

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2005年做的一次調查顯示,目前全省會講滿族語的人已不足10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70歲以上的老人,並且只會說而不會認、寫。他們大多集中生活在富裕縣、三家子滿族村等邊縣村屯,缺少語言交流與傳承的環境:隨著這些老人的故去,曾經做作為國語使用的滿語口語正面臨失傳的危機。目前能說能寫能認滿語的,就剩下愛新覺羅﹒瀛生一人了。

據瀛生介紹,由於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因此清朝大多數重要的條約、條文和檔案都是用滿語保存下來的。中國滿文史料相當豐富,全國現存滿文檔案史料約200多萬件(冊),僅黑龍江省檔案館就有滿文欄案60余噸。但如果要把這些珍貴史料翻譯出來,需要100個人用一個世紀的時間。

瀛老嘆息地說:這些有待開發利用的珍貴史料研究領域人才奇缺,專業滿語翻譯、整理和研究入員寥寥無幾。目前從事滿語書面語譯成漢文的人不到50人。而精通書面語的不到20人。作為國內外唯一的專門研究滿語的機構,黑龍江省滿語研究所也只有7個人。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大量珍貴的滿文史料可能會成為永遠不能破解的天書。

有國際語言專家指出,全世界現存六千八百多種語言,估計到本世紀末時,將有半數歸於消亡。但讓這些專家沒想到的,是部分語言的消亡速度之快,其中包括滿族語言。

滿族於一六四四年建立大清王朝,清朝崩潰之後,滿族很快地融入漢族人口之中,雖然目前仍有一千萬人滿族分布在東北三省,北京、天津等地,但極大多數已經忘卻了滿族的歷史、語言、文字與文化。

幾代以來,多數滿族後裔以漢語為母語,只有一些像三家子村一樣偏遠的滿族村落,才能殘留一些滿族語言文化。但即使如此,如今的三家子村,傳統滿族式的泥、木結合房舍,都已經被漢族的磚瓦房舍取代,外面看上去與鄰村漢人聚落已沒什麼兩樣。

孟淑靜現年三十歲的孫子石君廣,透過自學,目前在該村一所滿族語言小學擔任教職,教導76名滿族小學生。這是中國大陸唯一一所教導滿族語言的小學。 即使如此 ,大陸多數專家認為,由於使用的人口太少,估計滿族語言仍將走向消亡。


三家子村滿族小學,身着傳統服飾的小學生在聽課。(圖片:滿族門戶網站——吉祥滿族)


三家子村滿族小學,身着傳統服飾的小學生在聽課。(圖片:滿族門戶網站——吉祥滿族)


石君廣在教課。(圖片:滿族門戶網站——吉祥滿族)

@

紐約時報/羊城晚報

相關新聞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漸消亡 徒留聲聲嘆
中國金融腐敗嚴重 4家銀行超680億元被挪用
成龍「代言魔咒」又顯現 防毒軟件遭美國禁售
內蒙古一家五口滅門案 網曝嫌犯被逼急殺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