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經濟學家:溫家寶擔憂中國經濟

坦承不穩定不協調不平衡 美調查也揭危情

【大紀元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芮芮美國華盛頓DC報導)在當地時間28日結束的華盛頓DC蓋洛普公司(Gallup)2006中國調查報告發佈會上,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透露,上週剛在北京與中共總理溫家寶面談。溫向他提到,中國經濟「無可持續發展性、不穩定、不協調、不平衡」(「unsustainable, unstable, uncoordinated, unbalanced」),並表示憂慮。

羅奇稱摩根士丹利研究表明,目前中國經濟的結構是固定投資加出口佔超過八成國內生產總值。他說從未見過這樣不平衡的經濟結構,認為這種結構下的經濟增長無法持續。

國人儲蓄基於缺安全感

在分析中國消費者心態時,羅奇引用蓋洛普公司新出爐的中國調查報告,儘管中國人儲蓄率很高,從1997到2006年,蓋洛普4次調查(分別於1997、 1999、2004、2006年)都顯示近三分之二的中國人覺得自己儲存得不夠,對自己的儲蓄狀況不滿意。羅奇形容這種現象為「出於害怕的儲蓄」(saving out of fear),指數據顯示中國人缺乏安全感。

羅奇認為環境污染和過分的資源消耗是中國經濟需要憂慮的重要議題。他特別強調了中國的環境污染情況。世界銀行數據表明,空氣污染全球排名十大城市中有7個在中國,其中貴陽、重慶、太原名列三甲。水污染國家排名方面,中國更名列榜首。


世界銀行指空氣污染全球排名十大城市中有7個在中國,其中包括重慶;而中國更名列水污染國家排名的榜首。圖為2006年底重慶嘉陵江被嚴重污染的情景。(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大

蓋洛普公司中國主任吳濤(譯音)向媒體與專家報告了2006年調查的主要發現。中國城鄉貧富差距進一步增大。而且這種貧富差距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和農村與農村之間也有所增加。

他說,2006年調查比往年改進的地方是刻意包括了農村地區。他說只要用一個詞就可以概括中國:農民。全中國至今仍然有60%的人口住在農村。

1997年城市的最窮的與最富的收入比是1:7.5,2006年的同樣調查數據是1:10。1997年鄉村最窮的與最富的收入比是1:10.7,2006年是1:14.2。吳濤說,調查結果顯示城市居民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受益遠大於鄉村居民。

蓋洛普公司表示,在2006年的調查中,該公司進行了3,730個住家採訪調查,地域範圍包括22個省、3個直轄市和5個自治區。在北京和上海,該公司採訪調查了至少每個城市400個住家。

根據最新的世界銀行統計數據,中國最貧窮的10% 的人口,也就是1億3千萬人,2003年的收入比2001年的時候降低了2.5%。世界銀行對貧困人口的定義是每天收入不超過1美元,也就是一天不超過8塊錢人民幣。

民眾缺乏住家調查經驗

據發佈會主持人蓋洛普公司全球品牌經理克里斯‧司徒華特(Chris Stewart)透露,調查時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原定45分鐘的採訪調查往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完成。被調查的住戶請喝茶、聊天,他們以前從來都沒有參加過這種調查。不少住戶很熱情,並說:「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的意見。」

因為中國人沒有參加調查的經驗,司徒華特開玩笑說,蓋洛普2006調查時出現了採訪工作效率問題。

調查報告表明城市居民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受益遠大於鄉村居民,然而吳濤在回答問題時卻說,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在調查表中一致表示對中國現狀的高滿意度,並且城市與鄉村在這一問題上沒有體現出任何差別。

問卷經中共統計局審批

大紀元記者提問:發佈會主持人一開始提到,中國的共產領導們(communist leaders)收集數據做得很好,請問中共在這個調查報告中參與的程度有多大?蓋洛普回應說,調查問卷由中共統計局審批後進行調查。蓋洛普擁有全國的調查許可,所以不需要再向當地政府申請,不過調查過程中亦與當地政府合作。調查工作人員是由蓋洛普公司僱用的。

另有媒體提問:由於中共對媒體的控制,調查如何處理一些難以接近的地區?蓋洛普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一家國際機構分析師提問有關採樣細節,蓋洛普亦沒有透露。據悉,調查也沒有考慮到中國大量的移動人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摩行政總裁獲分紅破紀錄
不畏泰國外匯管制利空  新興股市勉力收紅
華爾街高額分紅被指不合理
美國人平均一年看五場電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