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反撲 雨水不來 澳洲乾旱愁苦

人氣 6
標籤: ,

【大紀元6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明隆雪梨特稿)澳大利亞,總予人天然資源豐富、豔陽沙灘等美麗景緻的印象,也因而成為各國人士觀光、移民的首選地。可惜,這塊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南半球大陸現在卻飽受一股大自然反撲力量的無情考驗,尤其這幾年來持續的少雨天氣,造成寸草不生、農地乾枯,向外不斷地龜裂。

乾季是澳大利亞大陸氣候的特性之一,只是超過連續四年未見充沛雨量,造成嚴重傷害,涵蓋區域包括全部的首府地區、三分之一新南威爾斯州、一半的維多利亞州、以及部分昆士蘭州和南澳州區域。這樣的乾涸狀態,靠天維生的農林畜牧業首當其衝,損失慘重。

全科醫師(家庭醫師)澳洲總會會長霍布茲去年底就曾語出驚人表示,因為旱災不見好轉,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名男性農民自殺以求解脫。

雖然這項說法遭批評危言聳聽,不過的確凸顯澳洲水荒問題嚴重。聯邦政府去年不但撥出澳幣二十三億元(約新台幣六百三十五億元)作為農林畜牧業補助,並在去年十一月召開水資源大會,提出一套一百億澳幣(約新台幣兩千七百億元)經費的改革方案,但前提是由聯邦政府統一管理全國水源問題。

也許是澳大利亞各州政府都是工黨掌權,擔憂執政的國家自由聯盟中央權力因而擴大,所以一統全國水源管理權的提案一波三折。雖然新州、昆州、南澳州和首府特區已於今年二月再度舉行水資源大會,同意交出水資源管理權,但維州州長布克斯認為政策不夠完善而杯葛,甚至四月召開的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委員會也無法成案,造成目前各州解決水荒呈現「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局面。

以昆士蘭州東南部地區為例,州政府原定今年三月舉辦擴大公投,希望讓民眾自決是否願意飲用回收水。但州長畢提卻在今年一月底意外強制撤銷公投議案,宣布昆州立即著手興建污水回收淨化廠,定於二零零八年底在當地東南部居民飲用水供應系統中加入回收淨化水。

這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即刻引起外界譁然,不過畢提強調在沒有其他選擇方案下,不得不違背州大選時讓居民公投自決的承諾,把原先預定用在公投的千萬澳元(約新台幣兩億七千萬元)經費,改為民眾裝設集水塔的補助款,同時於四月份升高昆士蘭州東南地區限水令,也讓布利斯班成為全澳各州中第一個實施五級限水令的州境第一大城。

雖然外界對於飲用回收水是否有害人體的質疑和反對聲浪不斷,但就現狀而言,似乎已經很難扭轉澳洲民眾遲早必須飲用回收水或海水淡化再生水的命運。

涵蓋大雪梨地區的新南威爾斯州已經興建完成海水淡化廠,一旦缺水問題惡化將隨時啟動;起步最晚的維州除了於墨爾本地區宣布五級限水外,也已經聘任專家評估興建海水淡化廠,如果順利,將會是全球最具規模海水淡化廠之一。

至於早已搶先採用污水回收淨化解決水荒的南澳州,則以回收水灌溉穀物,暫不考慮飲用回收水。

澳洲的水荒問題伴隨著近幾年寒夏、暖冬等不尋常的氣候變化,令人聯想是溫室效應的反撲。根據最新民調,七成九的澳洲人認為氣候變遷是國內需要儘快解決的主要問題,讓拼年底大選的各政黨無不在這個議題下足工夫拉攏選民。

執政的霍華德政府藉著「溫室效應」議題打鐵趁熱,推廣核能發電取代舊有的燃煤火力發電,澳洲雖然是世界主要的鈾礦生產國之一,但受限於當年工黨既定政策,除了位於雪梨地區作為研究之用的盧卡斯高地核反應爐之外,並未興建任何核能發電廠。

再說,興建核電廠是否真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仍待商榷,許多人卻認為,執政黨藉興建核電廠瓦解工黨掌握的鈾礦開採權,才是終極目標。

霍華德政府還提出一項在二零五零年減少百分之六十溫室氣體排放方案,但是「誠意」也飽受外界質疑。因為澳洲目前礦業出口興盛,如果因此斷了自己的「財路」,實屬不智,尤其自稱引領「澳洲經濟黃金時期」自豪的國家自由聯盟,面臨年底大選而民調落後,自然不願意大刀闊斧而同時傷害經濟表現。

另一方面,肩任收復執政權壓力的工黨,現任領袖陸克文也處處受制,對外強調將尋找解決溫室效應方法,卻又背負工會壓力,深怕大動作提出減少煤礦開採將引發礦業勞工反彈,所以目前除了聲稱將赴中國商討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合作外,遲遲未提出更明確的政策願景。

雖然如此,澳洲民眾面對像是水荒這樣重大問題,所展現的團結與配合度值得肯定。同時,聯邦和州政府也從長期旱象中學習到經驗,除了提供農林畜牧業補助,各州也砸重金興建海水淡化廠或污水回收淨化廠作為應急之用,所以,渡過眼前民生用水缺乏問題,應不會有太大困難。

不過,長期來看,如何處理氣候異常將是這個國家「經濟、環保孰重」的兩難,也是最棘手的嚴肅課題。

相關新聞
何華德稱攜帶HIV新移民應被禁止入澳
澳洲財長科斯特洛敦促各省削減保險稅
淺議仙人掌
淺議仙人掌 人氣 48
法公開賽 莊佳容晉八強 莫瑞絲摩遭淘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