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進軍俄羅斯:缺陷和批評

【大紀元8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2007年8月12日莫斯科報導)專家們警告說,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的繁榮可能是暫時現象。俄羅斯著名汽車雜誌《汽車觀察》的編輯格拉瓦諾夫透露,隨著中國車購買者的增多,對中國汽車的抱怨和不滿也越來越多。他說:

“大家的抱怨是,中國汽車存在著一大堆問題。這涉及中國車的組裝質量不好,比如噪聲大,車內的電子系統工作不好,以及汽車內的裝潢粗糙等等。”

*碰撞測試最差*

不久前,《汽車觀察》雜誌用9千美元購買了一輛奇瑞旗雲車進行碰撞測試,結果顯示,在這家汽車雜誌進行的幾十個碰撞測試中,中國汽車的質量是最差的。格拉瓦諾夫介紹說:

“我們已經對兩款中國汽車進行了碰撞測試。第一款是奇瑞的QQ型汽車,那是韓國大宇汽車複製品。奇瑞QQ的主要問題是,在碰撞後車門打開,主要原因是車門鎖製造時使用了質量不好的金屬材料。但我們對奇瑞旗雲的碰撞測試顯示,整個汽車車身都使用了質量低劣的金屬製造。”

格拉瓦諾夫說,中國汽車安全性更存在嚴重問題。他說:

“一般都認為,同俄國車相比,中國車的優勢是安全裝置的配備更多。比如,中國車都裝備了安全氣囊。但遺憾的是,中國車的車身單薄,安全氣囊派不上用場。在碰撞測試時,車身變形,方向盤偏離,安全氣囊不在人的頭部打開,因此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

*一些購車者滿意*

但同專業人士不同,一些購買中國車的俄國消費者目前對中國車還比較滿意。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中國奇瑞車購買者組建了奇瑞車俱樂部並開辦了自己的網站。一名叫吉瑪的網友說,在開中國車前,他開的是一輛瑞典的舊沃爾沃,兩者對比的結果是,他對中國車滿意。另一名網友說,他開中國車從下諾夫格羅德駛到聖彼得堡,長途奔波中,汽車沒有發生任何問題。

*難保質量和售後服務*

但格拉瓦諾夫認為,中國車過於節省製造材料,而且由於質量問題,某些品牌的中國車在俄國的銷售已經出現下降趨勢,比如像較早進入俄國市場的中國長城的越野車和皮卡。俄羅斯汽車記者皮庫聯科對此也有同感。他說:

“因為顯而易見,中國汽車製造商無法保證正常的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但如果在中國組裝生產的外國品牌的汽車進入俄國市場,俄國消費者將不會發現這是中國車。”

汽車觀察雜誌的格拉瓦諾夫認為,在售後服務方面,中國車的維修網點很少。但另一方面,購買中國車的俄國消費者也都是俄國車等便宜車的購買者。這個群體的消費者都已經習慣了低水平的售後服務。

*技術落後但發展快*

格拉瓦諾夫認為,中國車的質量同俄國車幾乎處在同一個水平上。但俄國車的車身金屬材料和焊接質量要比中國車好,而這兩個因素恰恰能直接影響汽車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熟悉俄國汽車製造業,並參觀過其他國家汽車生產廠的格拉瓦諾夫也曾訪問中國的汽車生產企業。他透露了他的對比結果:

“在奇瑞公司我看到的是比較較落後的汽車生產線。這包括汽車的組裝技術,質量的監管手段等等,這同一些其他國家的汽車製造商無法相比。但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國汽車製造廠正以十分驚人的速度在發展。我們為此還發表過文章,介紹過這方面的情況。”

*別蹈劣質羽絨服覆輒*

俄國汽車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汽車業剛剛起步,而且很年輕。中國車進軍俄國市場是否能成功,將取決於中國汽車製造商是否能及時採取措施,解決目前出現的問題。如果中國汽車製造商能克服質量等方面存在的眾多問題,中國車在俄國市場的前景將非常好,同時也將對俄國汽車業構成真正威脅。否則,中國車可能將面臨90年代初劣質中國羽絨服的命運。

蘇聯解體後,當時中國倒爺曾向俄國市場大批傾銷質量低劣的,所謂“雞毛羽絨服”矇騙消費者。結果使中國商品當時在俄國市場信譽掃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俄羅斯輿論開始不滿俄中貿易關係
真真假假的北京「紙箱餡」包子
美報:中國劣質產品源於漠視法令
中國華晨汽車自紐約證交所下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