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黑石中國日損兩千萬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導)如果按8月1日黑石集團每股24.31的價格計算,中國外匯投資公司在28個交易日內賬面損失5.35億美元,相當於自6月22日黑石上市以來,每個交易日虧損約2000萬美元。

中國外匯投資公司表示這是一筆長期投資,短期盈虧並不重要,但如果把目光放開到私募投資公司的盈利方式,中國經濟的發展迷局和全球低利率時代終結的大背景中來看待這筆投資,不同的人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黑石如何「投資」

黑石集團作為世界第二大的私募資本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s,縮寫為PE)管理著近900億美元的資金。華爾街日報在7月27日的文章中披露了這種公司的發財之道。

2006年8月23日,黑石和一家風險投資公司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以43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旅遊服務公司Travelport。其中黑石和其夥伴出資10億,剩下的資金來自借貸,這些貸款將由Travelport支付。

2007年3月,Travelport再次貸款11億,為黑石和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發放股利(Dividend),它們7個月前投入的10億美元安全收回,並產生了10%的利潤。換句話說,Travelport自己收購了自己並為黑石提供了1億美元利潤。

黑石這種「空手道」的結果是841名Travelport的員工被裁掉,另有1500人自願辭職。「發放這種股利的公司更容易裁員」標準普爾公司研究銀行貸款等級的Steven Bavaria表示,「剩下的員工將做更多的工作,承受更大的壓力」

2005年底,另一家私人資本公司凱雷以150億美元收購了福特的赫茲租車公司,並從中提取了10億美元的股利後,將其上市。到2007年赫茲裁員2000人,佔其員工總數的8%。

2006年夏天,黑市連同凱雷和KKR以100億美元收購了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到2006年12月4100人被裁員,占員工總數的10%。

據Dealogic提供的數據,在過去5年中,私人資本公司購買了約1萬家公司,2007年上半年,就有價值5820億美元的1399起交易成交。

「廉價債券是私募資本公司的火箭燃料。」高盛公司商業銀行業務主管里奇‧弗裡德曼評論,目前高風險槓桿收購領域的融資成本(利率)目前已經迫近6年來的高點,這必定會衝擊到私募資本公司的融資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向公眾發行股票來融資變得相對更有吸引力,因為這是無需償還的「永久性貸款」。

外匯投資的兩難迷局

中共使用低人工、高能耗、高污染、高壓統治的政策使中國經濟嚴重依靠對美國出口廉價商品,並積累了令中國金融行業坐立不安的上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由於中國採取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中國中央銀行被迫發行8萬億人民幣「買入」這些巨額外匯儲備,這8萬億人民幣再通過商業銀行系統的層層放大作用,幾倍於8萬億人民幣的資金如潮水般衝入中國經濟系統。

直接的結果就像日本1985-1990年出現的情況那樣,地產、股市價格飛漲,水、電、煤等公共產品輪番漲價,國民生產總值一路竄升,人民幣實際購買力嚴重下跌,除中共利益集團和少數人暴富外,廣大老百姓卻覺得生活質量一路下降。

為吸收中國經濟體中氾濫的資金,2007年6月中國財政部擬發行特別國債15500億元人民幣,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作為組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來源。

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號稱是世界上最經濟增長最開,潛力最大、賺錢機會最多的中國,不投資本國經濟,卻拿出巨額資金尋找在海外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國際銀行家掌控的熱錢卻利用各種渠道進入中國,賭人民幣升值套取暴利。

更令外匯投資公司難堪的是,資本不顧一切的追求利潤是其本性。如果黑石公司收購中國境內企業獲利,相當於中國外匯投資公司給國際熱錢提供資金收購中國企業,並衝擊自己的人民幣匯率。

據合訊網6月28日報導,黑石集團可能出價4億美元入股中國藍星集團公司,取得後者20%至40%的股權。藍星集團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與黑石集團的商談尚處於初級階段,因此對黑石集團的出資金額和所購股權數字不發表評論。

藍星集團公司是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商,旗下擁有星新材料、藍星清洗、瀋陽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黑石集團在2004年曾購入德國化工企業Celanese控股股權。

低利率時代不再

美國股市上週由於受到房地產市場繼續疲軟和房地產投資信託資金大幅虧損的負面消息影響大幅下跌。黑石公司的股價也從上市後最高的每股37元在28個交易日內跌到了8月1日的24.31元。

「聰明的黑石看到了災難降臨前的不祥之兆,所以才上市。」MSN財經編輯朱巴克(Jim Jubak)認為,黑石這樣的併購基金近年來大獲成功,是建立在低利率時代的基礎之上。低利率使得私募資本公司以低成本獲得大量借貸資金,通過槓桿收購完成一系列大型併購,再將被收購企業股權轉讓並獲得高額回報,完成在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之間的套利過程。

黑石3月份申請上市之後,文風辛辣的朱巴克即撰文預言,黑石上市將成為低利率時代結束的標誌性事件。他直言不諱的指出,股市投資者投資黑石將是「可怕的」,理由有:

其一,投資者購買的不是黑石管理的基金,而是基金管理公司,大多數投資者將忽視這一點,衝著黑石旗下基金的高回報和信譽而購買黑石股票;但黑石管理的基金的收益率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收益率是兩回事。

其二,投資者投資的是黑石「以往的」業績表現,購買黑石股票,實際上是在賭黑石正在或將來投資的項目的利潤率能夠維持過去數年的水平。然而分析普遍認為,目前是一個全球性並購高峰期,激烈競爭引起被收購公司價格飛漲,未來幾年PE的投資盈利水平不大可能還像現在這麼高。

其三,投資者對黑石公司內部運作毫無發言權。因為黑石公司是業主有限責任合夥企業,它的股市投資者是信託單位持有人而非股東,兩者的區別是後者投票選舉公司董事,上市後公司董事會的獨立董事必須達到法定票數,而前者不擁有這些基本權利。另外,投資者對黑石合夥人的薪酬毫無發言權,因為有限責任合夥企業沒有義務設立薪酬委員會來核准薪酬制度。

朱巴克認為,黑石上市是華爾街貪婪本性的集中體現,對廣大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壞消息。然而更壞的消息在於黑石上市這一事件本身發生的背景,他認為,此次黑石上市標誌著股市將迎來一個衰落週期。

6月22日,中國外匯投資公司用財政部匯金公司墊付的30億美元,以29.61美元一股的價格購買了黑石公司1.01億股。如果按8月1日黑石集團每股24.31的價格計算,中國外匯投資公司在28個交易日內賬面損失5.35億美元,相當於自6月22日黑石上市以來,每個交易日虧損約2000萬美元。

儘管外匯投資公司表示這是一筆長期投資,短期盈虧並不重要,中國網民卻有不同的看法。雲南省昆明市的一名網民表示,「29.61買的4年不能動,現在市場上24.3就可以買到,而且隨時可以流通,投資失敗無可置疑,竟然辯解 『並無實際意義』,那為何不現在入市買入?可見對4年後也心中沒底。拿著國家人民的錢,應該萬分謹慎,安全第一,大手筆一時之快,結果如何?套牢30億美元,浮虧5.3億外加4年禁售,一敗塗地。早知如此水平,不如買國債。投資不承認錯誤是大忌,後面還有近2000億美元,如此態度,不知道還要虧多少。如果掙錢了,有關部門一定要有巨額獎金了,那麼虧損呢??肯定要老百姓買單了,中國特色!!」

來自湖南的網民表示,「調控中國股市的泡沫連誠信都不要了,半夜雞叫。發行特別國債,控制出口,宏觀調控,銀根緊縮,抑制中國股市上漲速度,把國人的底交給外國人抄,自己卻站在外國的山頂為外國人扛大盤,搖旗吶喊,就是為了讓那些飯桶敗家子之流的,把錢拿去討好外國人,中飽私曩的。賣國可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黑石集團新上市股票繼續下滑
黑石股價續跌  中國外匯投資臨考驗
黑石集團260億美元 併購希爾頓飯店
斥資260億美元 黑石集團併購希爾頓飯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