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黑石中国日损两千万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涵综合报导)如果按8月1日黑石集团每股24.31的价格计算,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在28个交易日内账面损失5.35亿美元,相当于自6月22日黑石上市以来,每个交易日亏损约2000万美元。

中国外汇投资公司表示这是一笔长期投资,短期盈亏并不重要,但如果把目光放开到私募投资公司的盈利方式,中国经济的发展迷局和全球低利率时代终结的大背景中来看待这笔投资,不同的人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黑石如何“投资”

黑石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私募资本公司(Private Equity firms,缩写为PE)管理着近900亿美元的资金。华尔街日报在7月27日的文章中披露了这种公司的发财之道。

2006年8月23日,黑石和一家风险投资公司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以43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旅游服务公司Travelport。其中黑石和其伙伴出资10亿,剩下的资金来自借贷,这些贷款将由Travelport支付。

2007年3月,Travelport再次贷款11亿,为黑石和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发放股利(Dividend),它们7个月前投入的10亿美元安全收回,并产生了10%的利润。换句话说,Travelport自己收购了自己并为黑石提供了1亿美元利润。

黑石这种“空手道”的结果是841名Travelport的员工被裁掉,另有1500人自愿辞职。“发放这种股利的公司更容易裁员”标准普尔公司研究银行贷款等级的Steven Bavaria表示,“剩下的员工将做更多的工作,承受更大的压力”

2005年底,另一家私人资本公司凯雷以150亿美元收购了福特的赫兹租车公司,并从中提取了10亿美元的股利后,将其上市。到2007年赫兹裁员2000人,占其员工总数的8%。

2006年夏天,黑市连同凯雷和KKR以100亿美元收购了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到2006年12月4100人被裁员,占员工总数的10%。

据Dealogic提供的数据,在过去5年中,私人资本公司购买了约1万家公司,2007年上半年,就有价值5820亿美元的1399起交易成交。

“廉价债券是私募资本公司的火箭燃料。”高盛公司商业银行业务主管里奇‧弗里德曼评论,目前高风险杠杆收购领域的融资成本(利率)目前已经迫近6年来的高点,这必定会冲击到私募资本公司的融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公众发行股票来融资变得相对更有吸引力,因为这是无需偿还的“永久性贷款”。

外汇投资的两难迷局

中共使用低人工、高能耗、高污染、高压统治的政策使中国经济严重依靠对美国出口廉价商品,并积累了令中国金融行业坐立不安的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由于中国采取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中国中央银行被迫发行8万亿人民币“买入”这些巨额外汇储备,这8万亿人民币再通过商业银行系统的层层放大作用,几倍于8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如潮水般冲入中国经济系统。

直接的结果就像日本1985-1990年出现的情况那样,地产、股市价格飞涨,水、电、煤等公共产品轮番涨价,国民生产总值一路窜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严重下跌,除中共利益集团和少数人暴富外,广大老百姓却觉得生活质量一路下降。

为吸收中国经济体中泛滥的资金,2007年6月中国财政部拟发行特别国债15500亿元人民币,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号称是世界上最经济增长最开,潜力最大、赚钱机会最多的中国,不投资本国经济,却拿出巨额资金寻找在海外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国际银行家掌控的热钱却利用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套取暴利。

更令外汇投资公司难堪的是,资本不顾一切的追求利润是其本性。如果黑石公司收购中国境内企业获利,相当于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给国际热钱提供资金收购中国企业,并冲击自己的人民币汇率。

据合讯网6月28日报导,黑石集团可能出价4亿美元入股中国蓝星集团公司,取得后者20%至40%的股权。蓝星集团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与黑石集团的商谈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黑石集团的出资金额和所购股权数字不发表评论。

蓝星集团公司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商,旗下拥有星新材料、蓝星清洗、沈阳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黑石集团在2004年曾购入德国化工企业Celanese控股股权。

低利率时代不再

美国股市上周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继续疲软和房地产投资信托资金大幅亏损的负面消息影响大幅下跌。黑石公司的股价也从上市后最高的每股37元在28个交易日内跌到了8月1日的24.31元。

“聪明的黑石看到了灾难降临前的不祥之兆,所以才上市。”MSN财经编辑朱巴克(Jim Jubak)认为,黑石这样的并购基金近年来大获成功,是建立在低利率时代的基础之上。低利率使得私募资本公司以低成本获得大量借贷资金,通过杠杆收购完成一系列大型并购,再将被收购企业股权转让并获得高额回报,完成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套利过程。

黑石3月份申请上市之后,文风辛辣的朱巴克即撰文预言,黑石上市将成为低利率时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他直言不讳的指出,股市投资者投资黑石将是“可怕的”,理由有:

其一,投资者购买的不是黑石管理的基金,而是基金管理公司,大多数投资者将忽视这一点,冲着黑石旗下基金的高回报和信誉而购买黑石股票;但黑石管理的基金的收益率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收益率是两回事。

其二,投资者投资的是黑石“以往的”业绩表现,购买黑石股票,实际上是在赌黑石正在或将来投资的项目的利润率能够维持过去数年的水平。然而分析普遍认为,目前是一个全球性并购高峰期,激烈竞争引起被收购公司价格飞涨,未来几年PE的投资盈利水平不大可能还像现在这么高。

其三,投资者对黑石公司内部运作毫无发言权。因为黑石公司是业主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它的股市投资者是信托单位持有人而非股东,两者的区别是后者投票选举公司董事,上市后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必须达到法定票数,而前者不拥有这些基本权利。另外,投资者对黑石合伙人的薪酬毫无发言权,因为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没有义务设立薪酬委员会来核准薪酬制度。

朱巴克认为,黑石上市是华尔街贪婪本性的集中体现,对广大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然而更坏的消息在于黑石上市这一事件本身发生的背景,他认为,此次黑石上市标志着股市将迎来一个衰落周期。

6月22日,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用财政部汇金公司垫付的30亿美元,以29.61美元一股的价格购买了黑石公司1.01亿股。如果按8月1日黑石集团每股24.31的价格计算,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在28个交易日内账面损失5.35亿美元,相当于自6月22日黑石上市以来,每个交易日亏损约2000万美元。

尽管外汇投资公司表示这是一笔长期投资,短期盈亏并不重要,中国网民却有不同的看法。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名网民表示,“29.61买的4年不能动,现在市场上24.3就可以买到,而且随时可以流通,投资失败无可置疑,竟然辩解 ‘并无实际意义’,那为何不现在入市买入?可见对4年后也心中没底。拿着国家人民的钱,应该万分谨慎,安全第一,大手笔一时之快,结果如何?套牢30亿美元,浮亏5.3亿外加4年禁售,一败涂地。早知如此水平,不如买国债。投资不承认错误是大忌,后面还有近2000亿美元,如此态度,不知道还要亏多少。如果挣钱了,有关部门一定要有巨额奖金了,那么亏损呢??肯定要老百姓买单了,中国特色!!”

来自湖南的网民表示,“调控中国股市的泡沫连诚信都不要了,半夜鸡叫。发行特别国债,控制出口,宏观调控,银根紧缩,抑制中国股市上涨速度,把国人的底交给外国人抄,自己却站在外国的山顶为外国人扛大盘,摇旗呐喊,就是为了让那些饭桶败家子之流的,把钱拿去讨好外国人,中饱私曩的。卖国可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黑石集团新上市股票继续下滑
黑石股价续跌  中国外汇投资临考验
黑石集团260亿美元 并购希尔顿饭店
斥资260亿美元 黑石集团并购希尔顿饭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