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之歌

文/Anthony Storr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人們常常抱怨音樂難懂,音樂的思維令他們莫測高深,不像文字人人能解。但對我來說,剛好相反。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今天,如果我問一個剛認識的人是否喜歡古典音樂,非常有可能被人認為我心裡所想的無非是器樂演奏,亦即每天晚上在音樂廳裡演出的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奏鳴曲等等。至於伴隨著言詞的音樂,譬如歌劇、神劇、連篇歌曲或某些教會音樂,通常都不會是最先被想到的。<--ads-->

樂器原只是模仿人聲

在有文字伴隨的各種音樂中,歌劇又始終都是一個特類;有些人,縱使對上述的各種音樂完全無動於衷,卻獨鍾歌劇。像這一類的人,我們只能說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戲劇或口語表演而非音樂。

器樂當道是最近才有的現象。我們在第二章曾講過,在音樂史上,現代這種形式的音樂會算是相當晚近的事。根據麥可.赫德(Michael Hurd)的記載,倫敦維里耳街(Villiers Street)的約克大樓附設有專門的音樂廳,興建於1678年左右,有可能是歐洲第一個公共音樂廳。

尼可勞斯.培斯訥(Nikolaus Pevsner)曾宣稱牛津的荷里威爾音樂廳(Holywell Music Room)是英國第一棟專為音樂表演而設計的建築,但實際上卻是興建於1742至48年之間,因此,在時間上是晚於約克大樓的,只不過荷里威爾音樂廳迄今仍在使用,而約克大樓已是明日黃花。

早期的樂器是用來模仿人聲的,與人聲無關並脫離語言而自成一組聲音,那已經是好多個世紀以後的事了。

樂器很晚才有出頭天

音樂之誕生,是最偉大的想像力飛躍,到今天雖然已經是我們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要了解這一根本的變化卻非易事。我們今天仍然喜愛沒有樂器的音樂,但我們的祖先學會了欣賞沒有人聲的音樂,那才是真正的大發現,從此開啟了一個永無止境的新藝術場域。查爾斯.羅森強調,音樂完全脫離與語言的結合,其為時之晚,是大多數人都不了解的。

18世紀以前,公共音樂都是跟表現宗教與戲劇的文字綁在一起(理論上與事實上皆如此),鮮少例外。許多個世紀以來,當然有純粹的器樂在公共場合演出,但不是配合引導聲樂(作為教會儀式或戲劇的前奏或序曲)就是戲劇與神劇的幕間間奏,或只是舞曲。總之,並沒有什麼地位(當然,這並不妨害傑作的產生),唯有宗教作品與歌劇才有公共音樂的地位。

沒有人聲的器樂,儘管無法指出特定的情感,但卻能夠表達人類的各種情感,這已經是我們視為當然的事,但卻是一種相當晚近的觀念,恰如山繆爾.衛斯里(Samuel Wesley, 1766~1837)的回憶錄所言:

海頓的快板通常都帶有一種歡愉的性質,總會使聽者快活起來;他的慢板則多愁善感,縱使是由不善表達情感的樂器演奏出來,其效果也是難以抗拒的哀愁,令人惻然。

時至今日,我們多半不會再說樂器是「不善表達情感」的,反而會肯定其表達能力是無庸置疑的;但遲至19世紀早期,對於樂器的表達力量居然能夠媲美人聲,顯然頗令衛斯里感到驚訝。

音樂與文字分道揚鑣

音樂會雖然是公共活動,但其最初的立意就是要將聽者與演出者分開。在任何文化中,都不乏技巧傑出的演奏者與作曲者,但音樂若用於祭祀、舞蹈與慶典,強調的就是集體參與,個人也就消失了。音樂一旦由專業人士演出,基本上也就是希望與聽眾保持距離,如此一來,音樂的體驗就變得更為個人化、更難以預測。   

音樂與文字分道揚鑣的結果之一,就是音樂的意義變得難以捉摸。由於文字界定了內容,我們聽一首歌時,如果懂得其所用的語言,自己會有什麼感受,心中大概八九不離十,但若換成是聽交響曲,就不會那麼確定了。

關於音樂的意義的辯論,主要是集中在「絕對」音樂方面,也就是說,所針對的是不指涉其本身以外任何其他東西的器樂。當音樂伴隨有言詞,或與公共事件如凱旋或葬禮有密切關聯時,其意義幾乎是無庸置疑的,我們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感受,而且通常一如所料。正如第二章所談到的,因為音樂引發心理的激化狀態,並以心理的激化建構集體參與感,因此,音樂乃為活動與話語賦與了意義。


音樂會的聽眾感受各異
  

音樂會的聽眾雖然會體驗到某種程度的共同激化,但對於演出的音樂,如果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話,音樂所造成的個別反應可能就更超乎預期。我曾經引述過的研究就顯示,碰到特定的音樂作品時,對於其情感意義,聽眾之間的確會產生共同的感受;但作品如果有爭議,除非其中有著最常見的特點,否則就很難產生同感。

即便是在最平常的公共場合,旁邊人的感受是否跟自己一樣,任誰也無法完全確定。有些情形,譬如在喪禮中發笑、在加冕典禮上冷笑、在婚禮中動歪腦筋,看似極不可能,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如果沒有事前的介紹,一場管弦樂團的音樂會下來,其他聽眾會怎麼想顯然更難確定,或許我們全都熱烈喝采,但若說我們都分享著相同的感受,那可就未必了。

摘自《孤獨的聆賞者》立緒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我撰寫本文時,美國西部某州的州長正在發表就職演說,指出該州有許多不適任的老師和學生。但是他說,別擔心,說他和他的內閣保證讓他們負起責任。問題是,該州擁有全美最多的老師與學生人數,閱讀測驗的分數卻是全國最低,學校和圖書館支援評等也是最低,然而他的演說裡完全沒有提到。或許他認為,提高威脅會比增加書本效果更彰。
  • 離開這些孩子已經三年了,學校情形仍然沒有比從前改變多少,令我極度訝異。當我聽到新學校的老師談論班級畢業,他們說:「孩子們個個都已經長大,變成真正的紳士和淑女!他們變成熟了!」
  • 遊戲是孩子最自然而發的活動,透過遊戲孩子可以學習許多重要的事物。成人們大概都能接受孩子從遊戲中學習的觀念,但視遊戲為兒童重要的心理溝通媒介,就較易為一般父母所忽略。
  • 在單純的遊戲中,父母以同理心,進入孩子的世界,共同去發覺恐懼的來源,不僅讓孩子獲得精神上的支撐,同時,開創了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去表達、理解恐懼,從而走出恐懼。
  • 所以很多年輕學生在學習理化、生物、地科,甚至數學時,心中都有一堆「為什麼」的問題,這也是激發他們想一窺堂奧的原因之一。
  • 康德有句名言說:「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每個人必須要有平等的機會才能去自我實現。基本權利是不能剝奪一絲一毫,否則就無法實現自我。
  • 周勍曾憂心指出:如果不注意食品安全問題,未來導致中國大陸國力崩潰的原因,非常可能是因為食品污染問題而引起的社會動亂。針對這個一髮千鈞的問題,他在幾年前就已開始了大量、翔實具體的研究調查工作,部分成果就是現在這一本書《中國大陸食品污染》。
  • 如果說在中國大陸的大城市裡兒童們的不少疾病是由於吃和補的因素所導致的話,那麼在廣大而貧瘠的鄉村裡的兒童的遭遇就更足堪憂。如蔬果農藥殘留、有機磷。會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重者中毒死亡。果蔬食品的重金屬、亞硝酸鹽污染屬於慢性積累中毒,是導致兒童癌症、軟骨病等多種疑難怪病的因素之一。在阜陽這個城市裡,因其經年製售劣質嬰兒奶粉,導致多名大頭嬰兒事件而臭名遠播海內外,引起了全球對中國食品品質的關注和警覺。
  • 一直想寫一本讓一般人都看得懂的國際關係書。這個想法其實在20年前就已經萌芽。1987年底,台灣宣布解嚴,報禁隨即於1988年開放。當時我剛回國教書不久,應《中國時報》余紀忠先生邀請,進入報社兼任國際新聞中心主任,負責整個國際新聞的規畫。
  • 每一段時期,國際上都會出現一些大家所關心的議題,而且直接對國際政治(包括國與國的互動,以及各國權力的消長)造成影響。所以我們除了觀察體系結構之外,還得看這段時期國際上的中心議題有哪些,然後從這個議題或這幾個議題出發,輻射出去,看它所引起的漣漪效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