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玉:大躍進年代的人間悲劇和荒誕故事

——《炎黃春秋》和《雜文月刊》(下)刊出驚人史實

于成玉

人氣 21

【大紀元11月21日訊】培根說過的一句名言,「讀史使人明智」。然而,在當下中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很多史實卻被一種不可名狀的力量,深深地掩埋於歷史的塵埃深處,不見天日,與世隔絕,令人感歎唏噓不已。好在洋人發明了網絡,為國人獲取資訊雪中送炭,讓人感到欣慰。而更令人感到振奮的是,諸如《炎黃春秋》和《雜文月刊》(下),也不時突破表達「禁忌」,載文披露鮮為人知的史實,與其他報刊相比,顯得難能可貴,更值得人們讚賞與期許。

如《炎黃春秋》於今年第10期,刊發楊繼繩的《通渭問題——「大躍進」五十週年祭》、《雜文月刊》(下)於今年第10期,刊發丁抒的《大煉鋼禍延全國》兩篇長文便是一例。

這兩篇文章,均以斬釘截鐵的文字表達,再現了發生在悲慘年代的人間悲劇;複製了發生在荒唐年代令人哭笑不得的荒誕故事,讀後不禁令人淚灑滂沱,沉思不已,心靈震撼,欲罷不能。下面僅擇幾段,與大家分享。

《通渭問題——「大躍進」五十週年祭》中的片段一一

◆2000年8月9日,在本書作者召開的通渭縣的老幹部座談會上,幾位親歷者講述了當年的慘狀。他們說,通渭縣向中共西北局彙報的數是縮小了的,實際是餓死了三分之一。當時,70%以上的家庭有死人,有的全家都死絕了,大量屍體沒有人掩埋。參加座談會的敬根年老人退休前是縣人大主任,當年是省冶金廳幹部,是派來解決通渭問題的工作組成員,他說,1959年秋天,他們來這裡看到炕上,路上,田間,地頭,都躺著人,死人活人不分。工作組給還活著的人灌湯搶救。當時不怕死人怕活人。死人太多了,不怕。活人要吃人,害怕。人吃人的事發生不少。1960年2月,他到中林大隊(屬城關公社)搶救人命,大隊長劉廷傑把他們領到王家莊,看到一家煙囪裡冒煙——那時候幾乎家家是見不到炊煙的。他們進去的時候看鍋裡正煮著啥,大隊長劉廷傑揭開鍋蓋的時候,他們看到鍋裡煮的是人肉,記得吃人肉的那女人是個麻眼兒(方言,指眼睛不好)。敬根年強調說:「這是我親眼看見的。」

◆當時人吃人的現象不是個別的。1980年,新華社記者傅上倫、胡國華、戴國強三人到通渭採訪,隴陽公社王書記對他們說:「三年困難時期,我家那個村裡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婦女,把自己女兒的肉煮了吃了。她男人從新疆回來找女兒,村裡人都替她打掩護,瞞過去了,因為村裡吃人肉的不少。那時人餓急了,餓瘋了,提著籃子出去,看看倒在路邊的死屍上還有可吃的肉,就割回家去。你們去看看公社門外曬太陽的人,他們中間有一些人是吃過人肉的。」王書記當年在引洮工程上勞動,回家一看,老婆、妹妹、孩子都餓死了,全家一共餓死五口人。(傅上倫、胡國華、戴國強:《告別飢餓》,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26頁)

2000年8月,我到通渭召開座談會時,通渭縣政協文史辦公室副主任張大發在坐,他是《通渭縣誌》副主編,對這一段歷史比較熟悉,也有研究的意願。我建議他抓緊時間,搶救資料。2005年,我收到了張大發寄來的他的30多萬字著作:《金橋路漫》,這本書是用縣檔案館的資料寫的,還訪問了很多當事人,書中記錄了很多人吃人的事件。

◆在搜糧食過程中,對群眾採用各種殘酷的刑罰。當時的口號是:「寧欠血債,不欠糧食。完成糧食任務就是血的鬥爭。」「決心要大,刀子要快,哪裏擋住,哪裏開刀。」「向小隊長要糧食,向資本主義要糧,為全縣爭光,為公社爭光。」為了搜糧食,把生產隊幹部集中起來算賬,逼著他們交待糧食藏在哪裏。他們提出「一個會議,十個戰場」的口號,把逼糧食會當成對敵鬥爭的戰場。有的公社開萬人鬥爭大會,民兵帶上機槍、步槍、馬刀警戒助威。在這些鬥爭中,對被鬥的幹部群眾實施各種酷刑:竹籤子插指頭、站冰塊、雪裡埋人、打夯、拔鬍子等120多種。在全縣大搜查中,搜出糧食1100多萬斤(大部份被千人社團的人吃喝揮霍掉了),打死、逼死1300多人。群眾將這些惡行比為「秦始皇」、「活閻王」、「黃世仁」、「狼狗」等。搜糧活動一共搞了40多天。

◆1960年春天省、地委工作組據揭發材料統計,全縣50個公社黨委書記當中,有11人有人命案件,共打死、逼死了79人。42個公社主任中,有3人有人命案,共打死、逼死22人。他們的口號是「立場穩」,「心狠」,「手快」,「刀子利」。隴陽公社黨委書記李生榮打過53人,打死逼死12人。馬營公社書記張學聖主持召開了千人鬥爭大會,民兵和學生,架起輕機槍12挺,步槍50多枝和土槍助威。他在會場主持鬥爭、拷打群眾160多人,其中,當場被縛送勞教的66人當中因傷致死4人。(中共中央文件中發[60]364號:《中央批轉甘肅省委關於通渭縣委完全變質的情況報告》,1960年4月)

《大煉鋼禍延全國》中的片段一一

◆幾千萬農民,大多數只識得幾個字,相當部份沒有文化,又沒有起碼的儀器、工具,即使將青山踏遍也未必能查出山肚子裡的鐵礦。不過找不到鐵礦不等於煉不成鋼。「大躍進」時人們就將各種各樣的鐵器拿回爐煉一煉。這樣,最新式的「煉鋼法」就在中國誕生了。

北京人將暖氣管拆掉、砸碎,填進「小土群」的爐膛裡,等熔到八九分時往外一倒,就煉成了「土鋼」,這效率比國家計委裁鐵絲煉鋼高得多。上海洋建築多,有的是鐵門,黃浦江邊的外灘還有一圈鐵鏈圍住花草,這些都可以取代鐵礦石拿去煉一煉,於是它們陸續變成了牛糞堆似的「土鋼」。一般百姓家裏多少總能翻出幾斤鐵器來,於是雲南昆明市組織了六、七萬「兒童團」四處尋找廢鐵。至於他們尋獲的戰利品中有多少是有用的鐵器就無人知曉了。

◆身為國防部部長的彭德懷到甘肅武威步兵學校視察,發現全校官兵一齊在煉鋼,無一人在搞軍事訓練。在他所住的招待所裡,服務員們向他訴苦:老家的房子被拆,果樹被砍,木料全部都煉鋼燒了,連家裏的鐵鍋也被收走砸掉煉了「鋼」。彭回京的火車路過河南省時,正值夜晚,處處爐火沖天,車流不斷。他伏在車窗口看了許久,自言自語地說:「不行!這一把火會把我們的家底燒光!」於是他決定回鄉調查一番。年底他回到湖南老家,發現村子裡也有「煉鐵廠」,不過除了從老百姓家裏強行收來、已經砸碎的鐵鍋外,所見只是一堆堆的鐵疙瘩。

河北省高陽縣有個邢南鄉,歷來家家戶戶以織布換糧為生,當官的為了向上級獻忠心,竟把全部織布機都砸掉煉成了鐵坨子。

◆由此可知,一九五八年的全民煉鋼又演變成了全民砸鐵器、全民砸鐵鍋,比兩千多年前秦始皇收繳全國民間鐵器做得更徹底。當年秦始皇用收繳的鐵器只鑄成了十二對金人,大約收走的只是首都咸陽附近地區的鐵器而已。但如今全民煉鋼,共產黨的命令下達到白山黑水,天涯海角,那造成的破壞就真正「超過秦始皇一百倍」(毛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的講話)了。

鐵器不夠,別的金屬製品也可以拿來湊數,人們相傳用了數代的銅臉盆、銅湯婆子、掛蚊帳用的銅鉤子也交出來,同鐵鍋、鐵鏟一起送進了土爐子。

後人當然會問:難道中共百萬基層幹部就真那麼愚蠢,連「建設」與「破壞」都弄不清了嗎?當然不是。可是上級每日都在催報煉鋼的數字,他們明白上級關心的只是數字,並不關心鋼的質量,甚至並不指望用那鋼去辦什麼大事,說穿了不過是在玩數字遊戲。遊戲大家會玩,只要將三斤重的鐵鍋砸掉、燒化,就完成了煉鋼三斤的任務。你光榮我也光榮,你戴紅花我扛紅旗,何樂而不為。至於貧苦婦人一把一把地編織草鞋,日積月累,攢錢換來的鐵鍋,頃刻化為烏有,關那些幹部們什麼痛癢。

筆者常在網文的跟帖中看到這樣一句經典名言:「這是一塊神奇的土地,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什麼人間奇蹟都創造得出來。」從筆者摘錄的以上幾段文字來看,這句名言可謂一語破的。只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在「一塊神奇的土地」,「創造得出來」的這種「人間奇蹟」,實在是在往自己臉上彫刻「醜陋」,今後還是不創造為好,而這除了實行民主外,沒有其他妙招可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炎黃春秋》揭大饑荒時「人吃人」真相
大躍進與改革開放的反思
紐約論史:五十年後回首大饑荒
程曉農:揭開鄧小平「嫁禍」趙紫陽之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