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選評】爭鳴:丟人的「行政改革」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希望之聲《網文選評》節目)1980年以來,週期性的「政府機構改革」與改憲法、改黨章一樣,已經成了例行公事。無酒不成席,每屆政府都要搞「機構改革」,每個總理都要搞一到兩次。屈指數來,如今已排到了第六次。而且,每次的「機構改革」,無非是合了又分、分了再合,減了又增、增了再減,機構更名、科室過戶,機關易址、權力搬家。這次改革的說法是叫「大部制」……

聯結收聽
下載收聽

路平︰藍述,聽說了嗎?中共又要改革了。

藍述︰路平,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講改革從1978年就開始講了,到現而今已經講了30年了,這回改革又改個什麼名堂呢?

路平︰這回這個改革叫「行政改革」。

藍述︰哎喲,行政改革?聽起來倒是有點像要動真格的了。

路平︰在《爭鳴》雜誌第四期上有一篇文章,他的題目叫作《丟人的行政改革》。

藍述︰喔,丟人的行政改革,改革還丟出了人,這倒要好好聽一聽。

路平︰他的作者是大陸的楊光,在文章的一開始他是這樣說的,說1980年以來週期性的政府機構改革與改憲法、改黨章一樣,已經成了例行公事。無酒不成席,每屆政府都要搞機構改革,每個總理都要搞1到2次,屈指數來如今已排到了第6次。而且每次的機構改革無非是合了又分、分了再合;減了又增、增了再減,機構更名、科室過戶、機關易址、權力搬家。

藍述︰好嘛!這聽來聽去就是改名呀!原來的機構叫孩子他媽,這回可好,改成叫孩子他娘;以前這機構叫孩子他爸,這回呢可好,改成叫孩子他爹,這機構改革省事兒、來的快。

路平︰文章說,這樣的改革週而復始、循環往復,老百姓對它已經失去了興趣。

藍述︰那是啊,改來改去改了名是換湯不換藥,還是那夥人,咱老百姓確實很難從這改革中得到什麼好處。

路平︰文章說,為什麼每屆的政府都如此這般的熱衷改革呢?

藍述︰為什麼呢?

路平︰文章說,檯面上的理由倒是一大堆,諸如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職能交叉、政出多門、權責不清、分工不明等等等等。然而,光憑機構改革能解決問題嗎?行政機構是「表」,政治制度才是「裡」;機構之病,病根乃在機構之外、機構之上。這麼簡單的道理,胡、溫當局又豈能不知呢?那麼機構改革是否還有些檯面之下的硬道理呢?

藍述︰喔!別人不知道的硬道理,說來聽聽。

路平︰文章說,硬道理當然也是有的,「條條」越來越不聽話,「塊塊」是越來越不服氣,不時歸置一下,調整調整,上調下派、內引外聯有利於維護中央權威,減少「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尷尬,此其一。

親信要提拔、太子要照顧、派系要平衡、利益要均霑,讓油水大的派系讓出幾個肥缺,讓實權小的衙門分得一些實惠,這有利於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此其二。這兩條大概才是機構改革必須週期性進行的根本原因吧!

藍述︰路平呀!你說這一次的改革和過去30年的改革都有哪些不同呀?

路平︰文章說,本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號稱「大部制」,又美其名曰「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事前,御用學者和官方媒體是好一陣的爆炒,有人說這是大手筆、大動作,真刀真槍,大刀闊斧;有人說這是要搞三權分立,構建服務型政府。

當然這裡的三權分立並不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之分權制衡,而是中共獨創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的「行政三分」;甚至還有人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胡、溫第二個任期的開山板斧,將為政治體制改革殺出一條血路來。一時間是眾說紛紜、沸沸揚揚,好不熱鬧!

藍述︰那結果怎麼樣呢?

路平︰結果人大會議上,大部制終於亮相,辛辛苦苦折騰了大半年,大話說了那麼久,不過減少了一個部而已。最該合併的沒有合,如鐵道部;最該削權的沒有削,如發改委;還有公安部依然是濫權無邊;應該設立的也沒有設,如能源部。

從這個不三不四的大部制中,何處體現精簡和高效呢?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部制?可真是羞死人了!如此看來,中國的機構改革也真是無戲可唱、無路可走了。

藍述:要說啊!中國的體制問題,就在於中共凌駕於政府之上、凌駕於法治之上。層層的政府機構都多了那麼一個無所不在,又無所事事的黨組織。這精簡機構啊,如果不把這黨組織給精簡掉,我說啊!其他的人不管你怎麼精簡,也不能真正的達到高效。

路平:文章說,鐵道部是這一次大部制的釘子戶,真是怪哉!大刀闊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居然拆遷不了一個小小的鐵道部,這說明「鐵老大」還真的是名副其實的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拿今年的雪災來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禍;而人禍中,鐵道和電力又占了一大半。

按理說,誰不改他也得改,留著鐵道部這種體制怪物,別說是大交通無計可通,只怕「市場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社會」通通都得繞道而行。「獨立王國」都不敢改革,這行政改革還有天理嗎?

藍述:這鐵道部的衙門再大,它也大不過黨的衙門,這就叫「上樑不正下樑歪」。層層的黨官腐敗不堪,那你光精簡下面的政府部門,那能管什麼用呢?

路平:文章說,釘子戶又豈止鐵道部一個,凡是那些背景特殊、高度壟斷、油水很厚、利益很大的領域,如:石油、電力、電信,如:銀監、證監、保監,如:土地、承建、財稅,其權力與職能也都原封未動。

為什麼他們就改不得,為什麼他們就改不動?答案大概也簡單,不是因為他們很高效、很法治、很科學發展;而是因為他們很腐敗、很專權、很特殊。他們那裡太子成群、派系很深,特權人物浸淫已久,官場因緣盤根錯節,既得利益根深蒂固,老虎屁股摸牠不得。

藍述:哎,說摸牠不得,我覺得此話不能當真。

路平:為什麼呢?

藍述:說來說去,那是黨不讓你摸!

路平:文章說,西方國家之所以能搞大部制,是因為人家有憲政民主,中央政府的權力有限,行政機構的職責分明。該管的事情必須管好、管到位;不該管的事情,連邊兒也不能沾,管了就是違憲。

而我們中國的政府機構就大不一樣了,它管的那麼寬、那麼廣,要替人大立法,所謂的「部門立法」,要幫地方審專案,要給企業定政策。它又管得那麼細、那麼密,連學生唱什麼京戲,網民發什麼帖子,農民賣不賣宅基地,全部都要管。這樣的政府只有區區幾個大部,肯定是不夠用的,也肯定是運轉不起來的。

藍述:要說呢,中共的政權和西方民主社會的政權,有一個最根本的不同。

路平:有什麼不同呢?

藍述:在西方的民主社會呀!這黨組織它每4年或者是8年,只要一大選,它很可能就得換下去。

路平:呃!

藍述:這政府組織它永遠在那兒,它是個辦事機構,是個服務機構。可是呢,在中共那兒就不一樣了。

路平:怎麼不一樣呢?

藍述:這黨組織它永遠都是鐵打的衙門,這政府的組織呀,今天叫這個名,明天改那個名;今天這麼組織,明天那麼組織。換來換去,它怎麼樣服務於中共有效,它就怎麼樣去組織這個政權。所以啊說來說去,你要想精簡它那個組織,首先你就得把黨組織放在憲法之下。

路平:文章最後說,歸根結柢現行行政管理體制之弊,絕非部門之分合,權力之遷轉,職能之劃撥可以解決。大部也罷,小部也罷,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若衝不出特權利益的圍困,打不開一黨專制的死結,行政改革是斷然行不通的。

(據希望之聲廣播《網文選評》節目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網文選評】胡錦濤「親民」被忽悠
令人憤怒的雪災新聞報導
【 網文選評 】:中共官場的「厚黑學」淺談
外媒:北京「同夢」奧運口號要淪為笑柄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