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超的建築關鍵字:山

仁者樂山

阮慶岳

人氣 14
標籤:

黎錦超先生選擇「山」作關鍵字,因為他成長於英語的環境,只認得少數簡單的中文。山這個字是他父親為黎教授子女取的名字。他喜歡這個字,不僅因為這字讓他大半在加拿大成長的孩子,可以書寫與熟記這字內所蘊藏的力量,同時還可因此字的聯想,感受到偉大華人領袖孫中山先生的氣息。黎先生從來景仰孫先生能跨東西文化的寬宏學養、優越的讀寫能力,與過人的領導才華。(嚴迅奇代寫)

阮慶岳:仁者樂山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大概是所有華人,都很熟悉的儒家話語。許多人大約會透過這句話,思考著山與海的差別,並進而反思自己的生命位置,到底何在的問題吧!我則其實會想著,對設計者而言,究竟仁與智的差別何在?以及仁與智二者間,究竟哪一個對設計更為關鍵?

一般而言,在面對設計與創作挑戰時,我們首先會希望擁有的,常常是聰明巧智。因為這就好像是那句可開啟寶藏的通關密語,也像是可以過五關斬六將的銳利大刀。誰能擁有這武器,在行走設計江湖時,大約就可因此安心無憂,甚至名利雙至了吧!

如果說「智」,可以作為設計的工具,那麼或者「仁」,就更像是設計的目的了。因為當我們擁有或鍛鍊了設計的工具與武器時,其實下一件必須思考的議題,就是要拿這工具去作什麼?好的工具就猶如有著雙面鋒刃的刀,可以開山闢路、收割穀果魚獸,讓人的生命得飽足與安適,但是反過來,也可以製造許多問題爭端,甚至引發禍害災難。

中文字「矛盾」的故事,其實是很好的例子,故事說有人製出世界最鋒利的矛,沒有任何盾可以抵擋得住,然後卻也有人作出了最堅固的盾,是天下任何矛都無法穿刺的,可是當這根矛與這個盾相遇時,到底是會怎麼辦呢?這就是矛盾的中文意思了,其實說的也是矛與盾間,既不可分離,又互相鬥爭、自我辯證的關係。

「仁」與「智」,說不定也有著某種奇妙的矛盾關係呢!因為作為設計的工具,「智」常常是與個體相關的,也就是會與個人的創作力、成就或利益,有著直接的關連,隱隱有著小我優先的思維邏輯。而「仁」這個字,談的卻是一種群體關係,是一個個體如何能為其他個體,作出考量的群性態度,也就是以個體為群體作服務的精神,裡面還蘊含著願意犧牲自我的大我個性。智與仁,一個是工具與技巧,一個則是態度與胸襟,二者可合為完整的一體,如攻守自如、無懈可擊的一組矛與盾,但是也可自相反目,變成互相對抗的敵對雙方。

就好比世間的山與海,皆讓人心生嚮往,然而這個世界,若是只有山沒有海,或是只有海沒有山,都會讓人覺得殘缺不全,並因而有著不完整的感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並無意將世間的人區劃成兩類,反而可能是鼓勵我們二者兼修。因為其實大半的人,是既愛山又愛海的,並不能也不願在二者間,擇一而終,反而都是希望能山海兼有,因此與世界宇宙可以更寬廣的共存有。

至於設計人應先愛山或愛海,應該先求智或得仁,我想並沒有優先絕對的關係,只要最後能山海共存於內裡,仁智也都兼具的話,就是我們的福氣了。

建築師簡介

超先生獲獎無數,包括1996年獲頒英帝國勳章,嘉許辭說:「表揚他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譽,在香港大學的傑出表現和對公共事務的熱忱。」以及1998年獲頒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名譽會員,嘉許辭:「表揚他在香港建築界的領導地位和貢獻。」作品與教學經歷不計其數,其中於1984至1990擔任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摘自 《建築師的關鍵字》 田園城市出版社 題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童明的建築關鍵字:精神
咖哩飯醬汁該放左邊或右邊? 日本網友投票
清熱健脾的靈根「蓮藕」 挑選秘訣一次看
Costco烤雞:超市經典美食背後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